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藜火的意思、藜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藜火的解释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藜火"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内涵

"藜火"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典故,本义指以藜茎燃烧作照明之火,后引申为勤学苦读、清贫治学的象征。其文化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源考据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藜火"典出《三辅黄图·阁》,记载西汉学者刘向夜读时,有黄衣老人"植青藜杖,登阁而进",吹燃藜杖为其照明,并授以治国之书。此处"藜火"既指实际照明工具,又暗含治学机缘。

  2. 本义与引申义

    字面含义中,"藜"为藜科植物,茎秆干燥后可作燃料;"火"即燃烧发光。组合后特指贫寒学子夜间燃藜照明的勤读场景。明代《夜航船》称其"贫士灯窗代烛之用",凸显物质匮乏下的治学精神。

  3. 文化象征体系

    在传统语境中,藜火与"青灯""萤雪"等意象并列,构成寒门读书的典型符号。清代《渊鉴类函》将其归入"灯火部",强调其"照幽阐微"的学术启蒙价值。

  4. 现代语义扩展

    当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释义,指出该词可用于比喻艰苦环境中坚持钻研的精神,如"藜火不熄,斯文永续"的用法。

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藜火”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象征勤奋学习
    典故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汉代学者刘向在天禄阁夜读时,一位手持藜杖的老人吹燃杖端火焰为他照明,并传授《洪范五行》等典籍。老人自称“太乙之精”(天神),因此“藜火”被后人用作刻苦夜读或治学精神的象征。例如清代姚鼐诗句“未证《三轓》愧苾蒭”即暗含此典。

  2. 引申为微弱力量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藜火”字面指藜草燃烧的小火,可比喻微小的力量或不起眼的人物,强调即使微弱也能发挥作用。不过这一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可能为后世引申义。

文学应用示例:
明代李东阳曾写“天禄阁中藜火动”,借典故赞颂友人勤学致仕。需注意,该词属于书面雅语,日常使用较少,多用于诗文或历史相关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俺每髲鬀播田车甲驰兵出顶大匠运斤牒报订顽动觉杜门自絶泛辞分曹凤只鸾孤焚香扫地服期高班革拨攻过箴阙钩玄国府骨软斤麻厚往薄来黄祚胡吹乱嗙斛觫疆郊姜太公降谪解仇借使纠缪觉心吭唷空玄蓝尹木屋挠北碾房泥人强横戕囊欺冒认的神膏省头草蜃女石榴酒石狮子水清无鱼说溜了嘴天下无敌廷除推任猥鄙未风先雨娓娓而谈微谢文衣乌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