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囊的意思、戕囊的详细解释
戕囊的解释
纷乱貌。《庄子·在宥》“乃始臠卷獊囊而乱天下也” 唐 陆德明 释文:“獊音仓, 崔 本作戕。囊如字。 崔 云:‘戕囊,犹抢攘。’”
词语分解
- 戕的解释 戕 ā 杀害:戕害。自戕。戕杀。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 囊的解释 囊 á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囊 ā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囊揣〕a.虚弱,懦弱
网络扩展解释
“戕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一定差异,但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基本解释
- 拼音:qiāng náng(注音:ㄑㄧㄤ ㄋㄤˊ)
- 核心含义:主要形容“纷乱的样子”。例如《庄子·在宥》中“乃始臠卷獊囊而乱天下也”,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注解时提到崔譔的版本将“獊囊”写作“戕囊”,并解释为“抢攘”(即纷乱)。
来源与演变
- 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庄子》的注释,属于古汉语中的生僻词,现代使用较少。
- 版本差异:在古籍传抄过程中,不同版本存在用字差异(如“獊囊”与“戕囊”),但含义均指向混乱、纷扰的状态。
其他争议解释
-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被杀害或财物被掠夺”,但这一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和主流辞书,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或引申。
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多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注意:因该词罕见且存在版本争议,建议引用时标注原始文献来源(如《庄子·在宥》及陆德明释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戕囊的意思
戕囊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表示割下敌军的袋囊,也指俘虏敌军后割下的袋囊,作为战利品展示的象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戕字的部首为戈,笔画数为7;囊字的部首为囗,笔画数为7。
来源
戕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使用和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戕指的是割取敌人的战利品或所携带的物品,囊指的是敌人携带的袋子。将这两个字合并为戕囊,形容在战争中割下的袋囊作为战利品。
繁体
《戕囊》这个词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仍然是「戕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写风格,「戕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整体来说,字形和现代汉字没有太大的差异。
例句
1. 在战场上,士兵们争相将敌人的戕囊带回。
2. 俘虏被剥夺了全部财物,包括他的戕囊。
组词
戕杀、囊中取物、囊括、囊括天下。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战利品、俘虏
反义词:庇护、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