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僚佐的意思、僚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僚佐的解释

[assistants in a government office] 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

详细解释

属官;属吏。《晋书·周访传》:“ 访 谓其僚佐曰:‘昔 城濮 之役, 晋文 以 得臣 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 曾 ,祸难未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碑碣》:“ 隋文帝 子 齐王 攸 薨,僚佐请立碑。帝曰:‘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若不能,徒为后人作镇石耳。’诚哉,是言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东牟擥秀亭记》:“﹝ 完颜公 ﹞同僚佐登擥其上,见夫烟栖雨宿,云出月来。” 明 许时泉 《龙山宴》:“俺大元帅今日置酒 龙山 ,召僚佐续登高会,不免传示诸参佐,各具戎服,先期早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僚佐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境色彩的复合名词,指古代官府中辅助主官处理事务的属官或下属人员。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释义,该词由“僚”与“佐”两个语素构成:

  1. 基本释义

    “僚”本义指同官或同署任职者,如《尚书·皋陶谟》中“百僚师师”即指百官;“佐”指辅助、辅佐,如《左传·襄公三十年》有“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国之政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若有所成,吾无患矣。’叔向曰:‘不既和矣乎?’对曰:‘伯有侈而愎,子皙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虽其和也,犹相积恶也,恶至无日矣。’”中“佐”即辅助之意。两字组合后,特指协助主官处理具体事务的属员。

  2. 词义构成与用法

    在历史文献中,“僚佐”多用于描述地方行政或军事机构中的辅助性职位,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乃上疏曰:‘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中的僚佐指随行官员。其职能涵盖文书起草、政务执行、军事参谋等,属于古代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权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旧时指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员”,强调其历史属性。此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说明,该词在南北朝至明清文献中常见,多与“幕僚”“属吏”等词互通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僚佐”是古代官制中的常见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官署中协助主官处理事务的属官或属吏,相当于现代行政体系中的助理或副职。发音为liáo zuǒ()。该词强调辅助职能,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对地方或中央官员下属的统称。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1. 《晋书·周访传》记载:“访谓其僚佐曰:‘昔城濮之役,晋文以得臣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曾,祸难未已。’” 此处“僚佐”指周访的属官()。
  2. 唐代实例:唐玄宗时期,刺史到任后不直接处理州务,而是将政务交由僚佐办理()。
  3. 军政场景:近代史中也有使用,如蒋介石的僚佐参与讨论撤换史迪威的决策()。

三、职能与特点


四、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职体系,可参考《晋书》《旧唐书》等史籍,或通过等来源获取例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艾色白玉婴帮耧裱褙匠别作一眼采絺长城站虫书鸟篆大便兜詚蠹损風扇分茅锡土敷对负驽前驱鬼跌记黑楼子宏衍解劝基阶金獒惊鹊襟江带湖懻中可擦擦駃卒痨怯龙鰕买复梅花三弄没干净没下颔的话扪诊弭变岷渎目次内干诺贝尔奖挈维倾否岐念穷尘肉臛森森事力收束説戒损短套括淘盆通议瓦檠问头文种无可如何吴下阿蒙小贱小衍笑影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