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减短。《管子·明法解》:“是故尺寸之度,虽富贵众强,不为益长;虽贫贱卑辱,不为损短。”
(2).犹毁谤。《新唐书·裴度传》:“於是 牛僧孺 、 李宗閔 同辅政,媢 度 勋业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訾其跡损短之。”
“损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减短
指长度或时间的减少。例如《管子·明法解》中提到:“虽富贵众强,不为益长;虽贫贱卑辱,不为损短。” 这里强调客观上的缩短,不因外界因素改变。
毁谤
指通过言辞贬低或中伤他人。如《新唐书·裴度传》记载,牛僧孺、李宗闵因嫉妒裴度功绩,“共訾其跡损短之”,即联合诋毁他的事迹。
词源解析
“损”本义为减少、损害(如“损兵折将”),引申为贬低;“短”指不足或缺陷。组合后既可表物理上的缩减,也可指言语攻击。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需注意与成语“因小失大”(类似提到的“追求短期利益导致损失”)区分,后者是独立成语,与“损短”无直接关联。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汉典网(来源1、2)。
损短,是一个动词,表示减少、削减或消耗。它可以指物质的减少,也可以指时间的浪费。
拆分部首和笔画:损字的部首是手,短字的部首是矢。损字的笔画数是11画,短字的笔画数是7画。
来源:损短是繁体字,它来源于古代的汉字书写系统。在繁体字中,损字的写法是損,短字的写法是短。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损字的上部分是身,下部分是友,表示人受到伤害或损失。短字的上部分是矢,下部分是几,表示箭矢掉落或减短。
例句:他的做法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她浪费了很多时间,损短了自己的学业成果。
组词:损坏、受损、减损、浪费、缩短。
近义词:削减、减少、耗尽。
反义词:增加、扩展、延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