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教会学校的意思、教会学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教会学校的解释

天主教或*********(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 欧洲 。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 英 美 等国通过教会曾在 中国 设立大、中、小学。 ************共和国 成立后,于1951年接管了外资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 中国 废止读经了,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教学生读《四书》么?” 茅盾 《送考》:“你也得替你的妹妹打算打算;教会学校的文凭没有多大用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教会学校是指由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团体创办并主导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其核心特征是将宗教信仰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根据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文献记载,这类学校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华设立的学堂,如1594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

在办学模式上,教会学校通常包含三个维度:宗教课程设置、礼拜仪式参与和传教士师资培养。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19世纪中期后新教差会在华建立的学堂,普遍采用《圣经》研读与近代学科并重的课程体系,如1864年美国北长老会创办的登州文会馆。

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显示,这类学校在20世纪初期达到鼎盛,1926年统计显示全国教会学校总数超过1.5万所。其贡献包括引入西方实验室教学法、建立分级学制等,但1949年后随着《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的决定》颁布,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前《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设立的院校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且不得强迫学生参加宗教活动。

网络扩展解释

教会学校是由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设立并控制的学校,其核心特点与历史发展如下:

1.定义与起源

教会学校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欧洲,当时许多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均由教会创办,以传播宗教教义和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的。其名称源于宗教背景,教学内容常包含宗教课程和仪式。

2.在中国的历史演变

3.特点与影响

4.现代意义

当代教会学校在保持宗教传统的同时,普遍提供高质量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并聘用高素质教师。例如香港三育书院等机构延续了这一模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教会学校制度,可参考搜索来源中的百科条目或留学类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蔼彩谤嗤抱负辈作本旨便然部押吧咂昌导猖洋崇谹从横家打滴溜甸圻簟竹分服風絲更窜根体宫功裹脇函约滈池君狐裘尨茸既乃咀嚼英华喀麦隆魁蛤兰陔烂浆列树貍力零担车赂贿麻花亮卖卜猛孤仃的蒙冤受屈囊萤逆度佞给排批平远侵车睿龄三官堂书店蜀笺宿站它门同等学力土老财酴釄外班外遇物望相对湿度相公鹾祥日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