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第下的意思、第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第下的解释

犹门下、阁下。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张法顺 谓之曰:‘…… 桓氏 ( 桓玄 )世在西藩,人或为用,而第下之所控引,止 三吴 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第,府第也;下,犹言门下、閤下之类。”《隋书·百官志上》:“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谓人为明公、閤下之类﹞亦可谓之第下。 张浩 谓 元显 为第下。”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称太守曰节下,又云铃下,又曰第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第下”是一个古汉语敬辞,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对王公贵族或高官显贵府邸的尊称

    这里的“第”指宅第、府邸,“下”表示对对方身份地位的尊敬与谦卑。因此“第下”字面指“您的府邸”,实际用于敬称王侯、高官等尊贵人物的居所或代指其本人。例如《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有“第下”的用法,指代王府。

  2. 对王公贵族或高官显贵本人的敬称

    由尊称其府邸引申为直接敬称其本人,相当于“阁下”、“殿下”,用于对话或书信中表示对王侯、三公等位高权重者的尊敬。此用法在古代文献如史书、奏议中可见。

现代使用情况:

“第下”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历史词汇,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场景中。其功能已被“阁下”、“殿下”等现代敬语取代。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第下”是古代汉语中的敬称,主要用于两晋、南朝时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第下”是对公侯或高级官员的尊称,类似于“殿下”“阁下”。其本义与“府第”相关,指代对方身份尊贵,如《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第,府第也;下,犹言门下、閤下之类。”

2.历史用法

3.演变与消亡

南朝以后,“第下”逐渐被其他敬称取代,后世文献中少见。宋代孔平仲《孔氏杂说》提到该词时,已属历史用法。

4.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第下”解释为“排名第一之后”,但此含义缺乏权威历史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区分语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来源:、3、5)。

别人正在浏览...

闇淡白参北碑南帖贲军之将不皂唱戏朝韠愁惧大板大宰癫鬼鵰弧诋抑对立多赘放饷梵王丰夥锋芒毕露佛手麦鼓揪海神含胡弘美话把花蹄护头胡威绢嘉辰将明箭刻见示焦笔酒蠃劳酒礼竟緑舌冒妄渼陂美赏宓穆母氏偶句平川器度期末考试侵薄琴瑟和谐三金什九衰衽霜碛淑惠送佛搜讨廷掾外臣危明闻风而兴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