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礼。《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鵠。” 郑玄 注:“大射者,为祭祀射。王将有郊庙之事,以射择诸侯及羣臣与邦国所贡之士可以与祭者……而中多者得与於祭。”《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钧 立,多为不法,遂行天子大射礼。” 李贤 注:“天子将祭,择士而祭,谓之大射。”
“大射”是古代中国礼仪活动中的一种射礼,主要用于祭祀前选拔参与祭祀的士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核心功能
大射是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箭仪式,属于周代“五礼”中的嘉礼范畴。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射箭技艺考核,选拔诸侯、群臣及各地贡士中德行与技艺兼备者参与祭祀活动()。
历史背景与流程
根据《周礼》记载,大射由周天子主持,不同等级参与者使用不同箭靶(侯):天子用虎侯、熊侯、豹侯,诸侯用熊侯、豹侯,卿大夫用麋侯。射箭成绩优异者方可获得祭祀资格()。
功能演变与文化意义
除选拔功能外,大射还兼具军事训练和道德教化作用。如《后汉书》记载,汉代仍沿用此礼制。墨子学派曾评价其“尚贤”“右鬼”,体现了古代礼制中技艺与德行并重的思想()。
延伸应用
部分文献提到“大射”在弹道学中的引申用法,指通过优化弹道参数实现最大射程,但此属现代术语的借用,与古义无直接关联()。
《大射》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词语的拆分部首为“大”和“射”,分别是“一”和“寸”。其中,“大”是一个象形字符,表示巨大或广阔的意思;“射”是一个指事字符,表示向前发出或发射的动作。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时候,汉字没有繁体的概念,依然使用简化的表达方式。例如,《说文解字》中对于“大”的解释是:“广也”,指广大的意思。而对于“射”的解释是:“發也”,意思是发射或放出。
以下是《大射》的一些例句:
1. 他手里拿着一把大射弓,准备狩猎。
2. 这个房子拥有一片大射的空地,非常适合放风筝。
一些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组词:大放异彩、大展宏图、大显身手
近义词:宏大、广阔、辽阔
反义词:小、狭窄、有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