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了如指掌的意思、了如指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了如指掌的解释

[have sth.at one’s fingertips; know as one know his ten fingers; know like a book; know as well as a beggar knows his bag] 形容对情况极为清楚

对他们的活动,他完全了如指掌

详细解释

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説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后以“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宋 张商英 《护法6*论》:“ 唐 张燕公 所记 梁朝 四公者,能知天地鬼神变化之事,了如指掌。” 清 许旭 《闽中纪略》:“洋洋二千餘言矣,大抵首事势,次粮餉,次兵将,次间谍,次外国,聚米画沙,了如指掌。”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他的一举一动敌人无不了如指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工商界的基本情况,他是了如指掌的。”


见“ 瞭若指掌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了如指掌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了如指掌”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释义

“了如指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对事物了解得极其透彻清晰,如同观看自己手掌上的纹路一般。其中:

二、出处与典籍依据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回答鲁国太师关于礼制的问题时,曰:“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后演化为“了如指掌”,用以形容对事物洞悉之深。此典故见于《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整理本),是儒家经典对认知境界的生动表述。

三、用法与语境

  1. 权威性应用场景

    • 学术研究:如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辨析古制时,称“圣贤之于礼,可谓了如指掌”;
    • 历史记载:《明史·徐达传》载朱元璋赞徐达“九边险要,了如指掌”,体现军事统帅的精准掌控力;
    • 现代语境:多用于描述专家对专业领域的精通,如“他对芯片制造工艺了如指掌”。
  2. 近义词辨析

    • “洞若观火”:侧重对发展趋势的清晰预见(如《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 “如数家珍”:强调对熟悉事物的详尽罗列;
    • “了如指掌” 更突出对复杂体系的系统性把握,兼具深度与细节。

四、权威词典佐证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修订版)释义: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比喻洞察事理,透彻分明。

此定义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新华成语词典》共同采纳,确立为现代汉语规范用法。

五、语义深化与认知价值

成语凝结了中国传统认知哲学中的“格物致知”思想(《礼记·大学》),强调通过细致观察达到真理认知。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学者符淮青在《汉语成语释义研究》中指出,该成语的“掌纹”隐喻,生动体现了汉语“以具象表抽象”的思维特征。


参考资料

  1.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3. 符淮青《汉语成语语义演变分析》,语言研究期刊

网络扩展解释

“了如指指掌”是一个形容对事物了解极为透彻的成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了如指掌”字面意为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晰,引申为对情况、细节或事物的本质掌握得极其全面透彻,毫无模糊之处。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八佾》。孔子在回答“禘祭”相关问题时,以“示诸斯乎”并指向手掌的动作,表达对天下事理的通晓,后演变为“了如指掌”的典故。

三、用法与结构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语义扩展

该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对具体事物的了解,还可引申为对抽象概念(如形势、规律)的深刻把握。例如“他对市场趋势了如指掌”。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搜狗百科)和(成语故事)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北货比葫芦画瓢拨镫法蔡伦畅怿禅林怆动憷头丹英答司马谏议书典奥剟削番经厂繁思风雨无阻抚导凫山赴诉贯渎官告酣嗜豪歌弘敞鸿陆洪蒙喉急还手获旗蠖曲降雹脚影家室惊错酒盘九重决狱克服困难快攻苦待枯立雷雹掠卤龙驭上宾卖法市恩漫羡毛笔判牍扑冬冬庆帮奇思妙想权相沈祠缩银跳迸投梭之拒脱颖兔死犬饥渥味无忤无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