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意思、胡适的详细解释
胡适的解释
胡适(1891-1962) : 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留学美国,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
6*民
6*党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士。以实用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
词语分解
- 胡的解释 胡 (⑤鬍) ú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巷、小街道称“胡
- 适的解释 适 (適) ì 切合,相合:适当。适龄。适销。适度(?)(程度适当)。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舒服:适意。舒适。 刚巧:适中。适值(恰好遇到)。适可而止。 刚才,方才:适才(刚才)。适间。 往,归向:无所适从。 旧称女子出嫁:适人。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胡适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其名字的由来与个人经历均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以下从三个角度综合解析:
一、姓名字义溯源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这一改名源自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反映当时知识分子对科学思想的推崇。其字「适之」中的「之」为虚词,整体构成「走向适应」的哲学寓意。
二、历史定位与贡献
- 新文化运动领袖: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主张,推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学术方法论: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影响中国现代学术范式;
- 教育实践: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培养大批人才;
- 自由思想先驱:倡导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成为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三、多元学术成就
涉及文学、哲学、史学、红学等十余个领域,尤以《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创现代学术体系。晚年关注《水经注》考据,展现扎实朴学功底。
注:胡适生卒年存在不同记载,综合权威资料应为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其思想遗产至今仍引发学界持续讨论。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胡适
胡适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成部首是“月”和“去”,加起来共有9个笔画。胡适作为一个人名,来源于古代的名字使用习惯。
胡适的繁体
胡适的繁体字是「胡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胡适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异和差异。然而,这并不会影响其基本的部首和笔画结构,即“月”和“去”,9个笔画。
胡适的例句
1. 胡适是中国近代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
2. 胡适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适的组词
胡适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一些词语,如:
1. 胡适主义
2. 胡适学堂
3. 胡适文集
胡适的近义词
胡适的近义词是:胡适先生。
胡适的反义词
胡适的反义词是:胡适小姐。
别人正在浏览...
奥斯卡奖奥域比配鄙心拨繁博周捕风弄月乘风兴浪冲襟筹幄出纳戳份儿词英祠灶典型化丁主迩室概率论槁死绠套广漫寒漪贺饯华臧加官脸见齿赍敕讦细佶傈计律竞心记诵期月局念快行馈孰拉歌了处离经畔道鳞次眉诩那末膨膨堋淫疲顽扑闪起更饶士三民主义上时省地神鬼莫测寿辰铁瓮忤时无依无靠像话小环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