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镣铐的意思、镣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镣铐的解释

(1) [fetters and handcuffs;be shackled and chanined]∶脚镣与手铐

(2) [chain]∶用来监禁、限制或保护的事物

详细解释

(1).(今读liào)脚镣和手铐。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即加镣銬,别置一室,其餘分别讯毕。” 叶圣陶 《夜》:“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的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案前跪着 蒋纪 ,他的手足并未上镣铐。”

(2).喻指束缚。 汪静之 《伊底眼》诗:“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镣铐,作为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权威词典及语言学角度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束缚人手脚的刑具,由金属制成。

镣:套在脚腕上的刑具,多为铁制链条或箍环。

铐:套在手腕上的刑具,常为两片金属环合拢锁住。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镣铐”为“脚镣和手铐,泛指刑具” 。

《汉语大词典》释为“拘系犯人的脚镣和手铐”,强调其拘禁功能(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卷11,页1373)。


二、字源与结构


三、引申义与文学象征

除本义外,常喻指精神或制度的束缚。

例:鲁迅《呐喊·药》中“解开镣铐”象征思想解放;现代用法如“打破封建礼教的镣铐” 。


四、法律语境中的使用

在司法领域特指刑事强制器械,如《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可使用戒具”,含镣铐(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参考文献实体来源(符合原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3. 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 鲁迅.《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5.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法律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镣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iào kào,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束缚犯人手脚的刑具,包含脚镣(锁链)和手铐(金属环)两部分,用于限制行动自由。例如:“即加镣铐,别置一室”(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2. 历史背景
    镣铐作为监禁工具,古代多由铁链制成,现代则多为金属材质,常见于司法场景。


二、引申含义

  1. 比喻束缚
    指精神、思想或行为上的限制,如“被镣铐的灵魂”(汪静之《伊底眼》),形容情感或制度对人的压抑。

  2. 社会象征
    可代指规则、责任等无形约束,例如“铜臭铸就镣铐,清廉闪亮人生”(谚语)。


三、相关词汇


四、用法示例

  1. 实际场景:
    “警察给嫌疑人戴上了镣铐。”
  2. 比喻场景:
    “传统观念成为他追求理想的镣铐。”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用法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查字典)和(爱站小工具)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騃儿闇彰傲世便签表露熛爓蔽晦逼码鄙县不名一格猜虞长林打救點看玎珰响顶呱呱顶趟儿独迈凤华赴节古代东方貉子鹤鼎谾谼闳肃胡言乱道奬藉简谐振动齎敕汲坟击咎鸡梦惊心吊魄拒闭刻吝连隄两刀论法僚职痢疾流斡密裁牧师鸟吟迫窘泼剌货曝尸齐眉案清才七菹僧讲商山时柄听习僮男同音词威械文玉树饷饭稀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