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ysentery; diarrhoea] 以严重腹泻、粘液血便并常有肠道溃疡及毒血症、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特征的一种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动物所引起,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
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唐 权德舆 《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歷旬时。”《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痢疾是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中医和西医中均有详细阐述,具体解释如下:
痢疾在中医称为“滞下”或“肠辟”,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意频繁但排便不畅)、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西医则定义为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两类。
以上信息综合自:家庭医生在线、汉典、搜狗百科、潜江市人民政府等权威来源。
《痢疾》(lì jí)是一个中文词汇,用来描述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腹泻、发热、腹痛等。
在《痢疾》中,疒是部首。它表示与疾病相关的意思。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13。
《痢疾》是一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字形的组成是古代人根据病状来造字的一个过程。这个词语来源于早期的医学记录,并在后来成为了现代汉字系统的一部分。
在繁体字中,痢疾的字形没有变化。
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些许不同。在古时候,痢疾的字形与现代字相似,但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顺序。
1. 他得了痢疾,需要去医院看看。
2. 最近有痢疾流行,大家要加强卫生意识。
痢疾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各种组词,例如:
- 痢疾病毒(lì jí bìng dú)
- 痢疾患者(lì jí huàn zhě)
近义词:
- 腹泻(fù xiè)
- 肠炎(cháng yán)
这些词语与痢疾有相似的意义,它们都描述了一种肠道疾病。
反义词:
- 健康(jiàn kāng)
- 康复(kāng fù)
这些词语表示与痢疾相对立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