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男,少年。《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 甘泉 ,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槖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劒。”
“僮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基本释义
“僮男”指未成年的男性仆役或少年男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僮”通“童”,本义为“未冠者”,即未行冠礼的青少年。《辞源》进一步说明,“僮”在秦汉时期特指奴仆,故“僮男”可引申为年轻男仆。
古代用法与文献例证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史记·货殖列传》载“僮手指千”,指富商蓄养大量僮仆。唐代《通典·食货志》提到“僮男备洒扫之役”,说明其身份职能。
现代语义关联
现代汉语中,“僮”多作“童”的异体字使用。参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童男”一词仍保留“未成年男子”的义项,可视为“僮男”的现代书写变体。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2.
: 辞源修订组.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 1982.
: 杜佑. 《通典》. 中华书局, 1988.
: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僮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史记》《吴越春秋》等文献。
菴罗磅磄笔刀避放痹痼侧背朝穿暮塞丑奴儿搥提从试范容凡缘飞行凤凰巢封狼居胥粉合麻碎分数线赋粟辅性感帝弓车怀生皇陂熸灰脚踏两只船解烦兵吉隆荆州乐金声玉服近悦远来觖觖空军溃漏袴褶棱棱量材录用临陈龙髯马袿妙絶时人灭拂莫折配社埔头前歌后舞搴旗取将穷抑饶有兴趣柔懦寡断深沟坚壁收盆双脸跾跾锁靠髫年通廊详博綫鞾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