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燎炉的意思、燎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燎炉的解释

亦作“ 燎鑪 ”。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雄州 谍者常告,虏中要官閒遣人至京师造茶笼燎炉。”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竹鸡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鑪。”

亦作“ 燎鑪 ”。燎祭用的大火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壝门外,去坛百餘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臺,一人点唱,入炉焚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燎炉”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意蕴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文献记载及文化应用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燎”本义为燃烧、烘烤,《说文解字》释“燎”为“放火也”,后引申为祭祀时焚柴祭天的仪式;“炉”指用于燃烧的器具。二字结合,“燎炉”特指古代祭祀或日常取暖、焚香所用的火炉,常见形制为铜制或陶制,底部有通风孔,顶部开口便于燃烧。

二、历史演变与使用场景

  1. 祭祀用途:据《礼记·祭法》记载,周代祭祀天神时需“燔柴于泰坛”,燎炉即用于焚烧祭品,象征沟通天地。
  2. 生活应用:汉代以后,燎炉逐渐用于宫廷与民宅取暖,如《西京杂记》提及“温室殿以椒涂壁,设火齐屏风,燎炉充庭”。
  3. 焚香功能:唐宋时期,小型青铜燎炉被文人雅士用于熏香,与香道文化结合,成为书斋陈设。

三、文化内涵

燎炉在古代礼仪中承载“敬天法祖”的象征意义,其形制演变亦反映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进步。例如,商周青铜燎炉多饰兽面纹,体现对神灵的敬畏;而明清瓷制燎炉则更侧重实用性与装饰性。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礼记译注》;《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网络扩展解释

燎炉(liáo lú)是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日常用途的炉具
    指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例如宋代苏辙《龙川别志》记载,辽国官员曾派人到北宋都城制作茶笼燎炉;王安石诗中提到用燎炉取暖的场景(《书定林院窗》),体现其日常实用性。

  2. 祭祀用途的大型火炉
    特指燎祭仪式中焚烧祭品的大火炉。据《东京梦华录》描述,宋代皇家祭坛外设有高达一丈的燎炉,专人将祭品投入焚烧,以示对天地的敬奉。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蔼然可亲百结衣边域边缘学科伯鹩才鱼馋渴春祭纯种大鼓呆木犯舌凤钧讽令鼖鼓浮侈负恫古北顾命孤亩古歰骇浪惊涛鹤立灰蓬蓬嘉美将护建星蛟龙失云雨激急集灵台觐岳久利宽剩款狎老奸睖巡灵和柳媚好冥报鸣琴而治民徒拿鸭子钱帖骑牛觅牛入籍扫境深博盛君省啬守道安贫守府田备团总支驮户万事委废伟服吾膝如铁霞错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