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弦管的意思、弦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弦管的解释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此必为至乐,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诗:“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依乐府题以製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弹唱。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内殿张弦管,中原絶鼓鼙。”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乐器与管乐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功可象於图画,德可刻於金石,声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诸乐絃管尽备,其鸟再拜,女郎举酒,众乐具作,萧萧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韩维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词:“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絃管。”

(2).指弹奏丝竹;丝竹乐声。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一:“满楼絃管,一曲离肠寸寸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谭贞良 《楼桑先主庙》诗:“枌榆存旧社,絃管尚纷纷。”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直待满城絃管歇,渐分清影上屏山。”《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轿里,但听得大吹大擂,絃管喧杂。”参见“ 弦管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弦管"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弦管"本指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合称,代指传统音乐演奏形式。弦乐器包含琴、瑟、琵琶等以丝弦发声的乐器;管乐器则指笛、箫、笙等通过气流振动发声的乐器(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

二、历史语义演变 唐代《乐府杂录》记载,该词在魏晋时期已特指宫廷雅乐编制,如"太常寺设弦管三百人"。至宋代《东京梦华录》,词义扩展至民间乐社组织,汴京城内出现"弦管作场"的市井音乐表演形式(来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三、文学语境应用 在古典诗词中常作借代修辞,如白居易《琵琶行》"弦管嘈嘈如急雨",此处借指乐声;《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以弦管象征文人雅集(来源:《全唐诗鉴赏辞典》)。

四、现代专业定义 《音乐百科辞典》界定其为音乐学术语,包含两方面内涵:①乐器分类概念,与打击乐器构成三大类;②特指江南丝竹、福建南音等地域乐种的核心编制(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官网)。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名词,注音xián guǎn,例证引《金瓶梅》"弦管讴歌,奏一派声清韵美"。需注意在中医文献中另有经络含义,此属同形异义词范畴(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弦管”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合称
    泛指各类乐器,如琴、瑟(弦乐器)与笛、箫(管乐器)等。这一用法在古籍中常见,例如三国时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提到“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
  2. 代指音乐演奏或歌舞活动
    如唐代诗人崔亘《春怨》中的“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此处通过乐器声表达情感。

二、出处与相关用法

  1. 文学引用
    • 前蜀韦庄《上行杯》词中“满楼弦管,一曲离肠寸寸断”,以弦管声烘托离别愁绪。
    • 宋代韩维词句“应须次第调弦管”,描绘音乐演奏的层次感。
  2. 近义词
    “丝竹”常与“弦管”互换使用,均指乐器或音乐,如《吴越春秋》中“声可託於弦管”。

三、拓展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词背景或音乐史中的角色,可参考古籍文献或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不待蓍龟不忍惨颜槎程侈恩席宠春念弹筋估两登遐动情暏是栭栗法办番易風龍陣甘拜下风割势嘏辞顾绣覈考猾恶缓心缄素贾谊鵩机筹金蕉尽快九庙拘收壳质狼顾鸱张灵匮面颜男丁脑根炰燖飘突甓社珠倩倩秋稼囚首却説社公诗盟水精盘送宣肃寂套叙陶养桃叶歌投托妥怗脱文徒囚晚悟煨燔畏俯五戎小象鼷腹鹪枝熙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