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僚采的意思、僚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僚采的解释

同僚。《金石萃编·唐褚亮碑》:“动名教於搢绅,暎徽猷於僚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檄书到日,上下僚采,远近兵民,递相告諭,共赴师期。”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持此一册书,千秋戒僚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僚采"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构成 "僚"本指官府中的属官,《说文解字》释为"好皃",后衍生出同僚、僚属之意;"采"通"寀",原指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尔雅》注"寀,寮也",此处引申为共事的群体。二字合称特指古代官员群体中的同僚关系。

二、文献应用 该词最早见于魏晋典籍,如《晋书·王戎传》载"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采",此处指司徒府中的属官群体。唐宋时期用例渐增,如《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僚采仰止"句,展现同僚间的尊崇关系。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载"与僚采言,煦煦惟恐伤人",体现官场中同僚相处的谨慎态度。

三、语义特征 与常见词"同僚"相比,"僚采"更强调官署机构中的职务关联性,常特指中央官署的属官群体。其使用多出现在奏章、公文等正式场合,具有庄重的语体色彩,如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简择僚采"的表述,即指选拔中央机构的属官。

主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1993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僚采”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同僚,即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员。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与用法
    “僚采”由“僚”(同僚)和“采”(通“寀”,意为官)组合而成,强调官员之间的共事关系。例如《续资治通鉴》中提到“上下僚采”,即指上下级官员共同协作。清代顾炎武的诗句“千秋戒僚采”也体现了这一用法。

  2. 发音与注音
    拼音为liáo cǎi,其中“采”在此处读作“cǎi”,与“寀”通假。

  3. 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唐代《褚亮碑》记载“暎徽猷於僚采”,宋代《续资治通鉴》描述官员间传递檄书时提及“僚采”,均指同僚间的职责与联系。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同僚、同寅(均指同事官员)。
    • 反义词:无明确对应词汇,但可结合语境用“下属”“上级”等区分职位高低。

“僚采”是古代对同僚的雅称,常见于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考据,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卑位边旁比肩而立弛刑躇步登显都公豆枕咄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放亮吠蛤冯相黼构附则高情逸兴管辖区骨朵子直嚎天动地河汉女滑成黄父皇女胡食僭宠蛟龙失云雨解龟精义近期金枣济弱锄强堪察加半岛靠阁恇桡滥泛乐淘淘烈酒六一先生卖评眄眩眯糊南北卷扭捽攀枝花市葺理秦封清伦青籥啓颡起筑却后瑟琴社情铄颖鼠子讼树趧娄箱钱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