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弛刑的意思、弛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弛刑的解释

指弛刑徒。《汉书·宣帝纪》:“ 西羌 反,发 三辅 、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诣 金城 。”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弛,废也。谓若今徒解钳釱赭衣,置任输作也。’……弛刑, 李 説是也。若今徒囚但不枷锁而责保散役之耳。”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上以 干 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从千人诣 超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弛刑是中国古代法律术语,指对已判刑罚进行减轻或免除的制度。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1. 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定义,“弛”意为“放松、解除”,“刑”指“刑罚”,合指对罪犯原有刑罚的宽宥或减免1。该制度体现了古代司法中“慎刑恤罚”的思想,常见于赦令、恩诏等特殊情形。

  2. 历史源流

    “弛刑”最早见于《汉书·宣帝纪》,汉宣帝曾下诏“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弛刑徒”1,指对刑徒解除监禁或减轻劳役。汉代“弛刑徒”常被征发戍边或参与工程建设,兼具惩戒与利用的双重性质。

  3. 制度特征

    据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研究,弛刑不同于一般赦免,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服刑表现、国家庆典),且多针对轻刑犯1。例如《唐律疏议》规定,流刑犯遇赦可“弛刑归乡”,但杀人等重罪不在其列。

  4. 文化影响

    该制度反映了儒家“仁政”思想与法家严刑峻法的调和,如《礼记·月令》主张“孟夏之月,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成为后世弛刑实践的理论依据之一1。

网络扩展解释

弛刑是一个古代法律术语,主要含义如下:

  1. 基本解释
    “弛”意为解除或减轻,“刑”指刑罚。弛刑指对服刑者解除刑具、赦免部分刑罚,但要求其参与劳役或军事行动作为替代。例如汉代文献中提到的“弛刑徒”,即被赦免枷锁的罪犯,但仍需承担戍边、屯田等任务(《汉书·宣帝纪》)。

  2. 历史背景
    汉代常将弛刑徒用于边疆防御或军事行动。例如:

    • 假司马(代理军官)率弛刑士千人出征西域;
    • 汉章帝派遣弛刑徒与正规军共同驻守零阳。
  3. 法律特征

    • 需皇帝颁布“弛刑”诏书方可执行;
    • 解除刑具(如钳、釱)和囚服,但需服劳役;
    • 与“施刑”存在通假关系,《后汉书》中“施刑”即“弛刑”,指赦罪者。
  4. 近义词
    减刑、弛刑徒。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现代法律体系中无直接对应概念。如需具体案例,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汉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罼圭笔祸参稽嚫珠尺铁筹饟丑媟传桶大礼大泉定风波动之以情鹅毛素方辔飞骑芬菲讽嘲風期功布工业社会冠屦倒施顾管含华寒葩黑花鸿庥矜功伐善浸廪今早瘠亡机械化留徐剑厉音隆颓辘轳剑伦敍马缰漫谈盟歃面铺免行钱绵羽摩砻旁系亲属敲门石亲展赇讬犬马之决渠们骚肠山公酩酊上网本睒闪伸头慎终追远天公地道提亲提掷乡中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