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僭宠的意思、僭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僭宠的解释

越分妄取尊荣。《后汉书·陈忠传论》:“ 陈公 居理官则议狱缓死,相幼主则正不僭宠,可谓有宰相之器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僭宠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僭”和“宠”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取超越本分的恩宠或地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从释义、字源、用例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释义与字源

  1. 僭(jiàn)

    • 本义:超越身份、冒用上位者的职权或礼仪。《说文解字》释为“假也”,引申为越分妄为。
    • 文化背景:古代礼制森严,“僭”特指违反等级秩序的行为,如诸侯擅用天子礼仪称“僭越”。
  2. 宠(chǒng)

    • 本义:尊崇、恩惠。《说文解字》注“尊居也”,后引申为上位者的偏爱或荣耀。

合成词“僭宠”即指通过非分手段窃取本不属于自己的恩宠或高位,隐含对礼法秩序的破坏。


二、词语释义与古籍用例

释义:

古籍例证: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氏僭宠,窃鲁国之权。”

    指鲁国季孙氏作为大夫,却僭用国君之礼,把持国政,凸显其越分篡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春秋左传注》

  2. 《后汉书·宦者传论》:

    “宦官僭宠,浊乱朝纲。”

    描述东汉宦官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取皇帝宠信,导致朝政腐败。

    来源:中华书局《后汉书》校勘本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僭宠】谓越分妄取宠荣。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567页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僭宠:非分地获得恩宠。多指臣子逾越本分获取君主宠信。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第689页


四、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示例:

“彼以谄媚僭宠,终致身败名裂。”

(此人靠谄媚手段不当得势,最终身败名裂。)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
  3.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5.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僭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n chǒng,其核心含义是超越自身身份、地位或权限,越分给予他人特殊待遇或特权。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使用场景与语境


三、例句参考

  1. 某官员将公共项目承包给亲属,被斥为“僭宠私党”。
  2. 《后汉书·陈忠传论》提到:“陈公……正不僭宠,可谓有宰相之器矣”,强调其不越权行事的品德。

四、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或具体文献,可参考《后汉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克莫拉板胡杯珓壁茧婢妾鱼廛税超迹螭驾尺码村廛大垂手大莫黨里登号递毁断缺对子戏阏制俛拾仰取贡布洪同后藏活寃业惊扰踘踊空晴空心老大愧恼拉劝泪涟涟凉薯丽藏立时巴刻流转明规谋夫木李箳篂堡堠抢攻啓奠请举侵苦穷覂穷祸棋声齐刷刷屈蹇赏心悦目谇讛酥油花田垄通关手土壤学稳定误点瑕绩闲工夫闲解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