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联署的意思、联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联署的解释

[give joint signature] 联合签名,表示共同负责

详细解释

联合署名。《新唐书·源乾曜传》:“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新唐书·归登传》:“故同列有所諫正,輒联署,无所回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此后通判制逐渐成为普遍全国的定制,各州行文,必须知州和通判联署。”参见“ 连署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联署”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多个主体在文件、协议或声明上联合署名的行为,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联署”拼音为lián shǔ,意为联合署名,即多个个体或机构在同一份文件上共同签名,表示对内容共同负责。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源乾曜传》,描述官员在公文上共同签署的行为。

二、应用场景

  1. 公文制度
    古代用于官员联合签署公文,体现共同决策责任,如《新唐书》记载官员“晚节唯唯联署”。
  2. 现代声明与请愿
    常见于公开信、请愿书等,多人联署可增强影响力。例如叙利亚知识分子联署声明反对暴力。
  3. 金融领域
    指多方联合投资或签署协议,如基金投资中多个机构联署合作。

三、形式与特点

四、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若需进一步了解联署的具体案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新唐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联署

联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多人共同签署一份文件或文件副本。联署一词由“联”和“署”两个字组成,其中“联”的拆分部首是“丨”和“千”,笔画数为6;而“署”的拆分部首是“⺮”和“者”,笔画数为10。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书签署的方式,当时人们在重要文件上签字时,为了表示同意或支持,常常邀请其他人一同签署,以显示团结和力量。这种行为也被称为“联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签署文件的场合。

在繁体字中,联署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联字的写法在古代可能是“䨻”或“辦”,而署字的写法可能是“者”或“者”。然而,在现代汉字书写中,这些古代写法已经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联署的例句:

1.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并联署了这封*********。

2. 在这个请愿书上,已有500人联署了自己的名字。

3. 这份文件需要至少三个单位的负责人联署确认。

一些与联署相关的组词包括:联署书、联署信、联署抗议、联署请愿。

联署的近义词包括:共同签署、共署、联名签署。

联署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因为它表示多人共同签署,没有单人签署的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