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聯署的意思、聯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聯署的解釋

[give joint signature] 聯合簽名,表示共同負責

詳細解釋

聯合署名。《新唐書·源乾曜傳》:“居中未嘗廷議可否事,晚節唯唯聯署,務為寬平惇大。”《新唐書·歸登傳》:“故同列有所諫正,輒聯署,無所回諱。”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此後通判制逐漸成為普遍全國的定制,各州行文,必須知州和通判聯署。”參見“ 連署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聯署”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多個主體在文件、協議或聲明上聯合署名的行為,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義

“聯署”拼音為lián shǔ,意為聯合署名,即多個個體或機構在同一份文件上共同簽名,表示對内容共同負責。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源乾曜傳》,描述官員在公文上共同籤署的行為。

二、應用場景

  1. 公文制度
    古代用于官員聯合籤署公文,體現共同決策責任,如《新唐書》記載官員“晚節唯唯聯署”。
  2. 現代聲明與請願
    常見于公開信、請願書等,多人聯署可增強影響力。例如叙利亞知識分子聯署聲明反對暴力。
  3. 金融領域
    指多方聯合投資或籤署協議,如基金投資中多個機構聯署合作。

三、形式與特點

四、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若需進一步了解聯署的具體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新唐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聯署

聯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多人共同籤署一份文件或文件副本。聯署一詞由“聯”和“署”兩個字組成,其中“聯”的拆分部首是“丨”和“千”,筆畫數為6;而“署”的拆分部首是“⺮”和“者”,筆畫數為10。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書籤署的方式,當時人們在重要文件上籤字時,為了表示同意或支持,常常邀請其他人一同籤署,以顯示團結和力量。這種行為也被稱為“聯署”。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彙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籤署文件的場合。

在繁體字中,聯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聯字的寫法在古代可能是“䨻”或“辦”,而署字的寫法可能是“者”或“者”。然而,在現代漢字書寫中,這些古代寫法已經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些關于聯署的例句:

1. 大家紛紛表示支持并聯署了這封*********。

2. 在這個請願書上,已有500人聯署了自己的名字。

3. 這份文件需要至少三個單位的負責人聯署确認。

一些與聯署相關的組詞包括:聯署書、聯署信、聯署抗議、聯署請願。

聯署的近義詞包括:共同籤署、共署、聯名籤署。

聯署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因為它表示多人共同籤署,沒有單人籤署的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