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insuccession; one after another] 不断
爷爷连连点头
(1).接连不断。《庄子·骈拇》:“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閒为哉!” 成玄英 疏:“连连,犹接续也。”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长城 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李甲 连连作揖。” 茅盾 《林家铺子》二:“那 朱三太 连连摇手,就在铺面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了。”
(2).犹涟涟。《全唐诗》卷八六二载《醉吟》:“一旦形羸又髮白,旧游空使泪连连。”《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珠泪连连怨復嗟,一种为人面貌差。”
“连连”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连连”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词汇,主要用作副词,有时也作拟声词使用。其核心含义表示动作或状态在短时间内重复发生或持续不断,强调频率高、接连不断。以下是详细解析:
表示动作、行为连续反复发生
指同一动作或情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中间几乎没有间隔。
例句:
他听了这个好消息,连连点头称赞。
比赛失利后,教练连连叹息。
表示状态持续不断
强调某种状态密集出现或长时间维持。
例句:
春雨连连,田野一片青绿。
问题连连,项目进度严重受阻。
在古汉语或方言中,“连连”可模拟连续的声音,如:
风声连连,彻夜不息。(形容风声持续不断)
注: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连连”侧重动作的密集重复(如“连连摆手”);“接连”强调事件按顺序发生(如“接连发生三起事故”)。
“连连”暗示动作短促高频;“不断”泛指无间隔的持续性(如“不断进步”)。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副词,表示连续不断:~称赞|~出错。”
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5
《汉语大词典》
收录“连连”的副词用法,引《水浒传》例证:“那妇人连连斟酒。”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1-0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强调“连连”修饰动词,表示“多次而紧凑地重复”。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 978-7-5600-8028-3
《红楼梦》:“贾母连连夸他懂事。”
“他连连道歉,希望获得原谅。”
“机器故障连连,生产被迫暂停。”
说明:因网络公开权威词典资源有限,本文释义综合参考上述纸质辞书,建议查阅实体工具书获取完整内容。
“连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lián lián,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连续不断。以下是详细解释:
连续不断
指同一动作或现象反复、持续发生,如“连连点头”“连连称赞”。
例:爷爷听了报告后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频繁或密集
强调短时间内多次重复,如“连连失误”“连连获胜”。
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现代语境
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表示动作的重复或状态的持续,如“连连道歉”“掌声连连”。
在古诗词中,“连连”偶作“涟涟”,指泪水不断,如《敦煌变文集》中“珠泪连连”。但此用法现代较少见。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查看来源网页(如、7)。
闇人犇呼打谷大太爷短晷荰蘅贰适费城肥猪愤邑高冈公厠工蚁还职寒漪蒿莱黑尾哼哼坏钞环向贾充香嘉丽奖挹詃惑简求奸幸介众趌趌浸毓捐闷絶唱决判军号狂稚窥见逻主买寿摩西脑筋尼罗河旁民鹏举批削跷垫气鼓鼓穷奇七窍秋风纨扇劝教弱渊山龟升发识趣汤参痛悼五雅庠序显示薤歌析精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