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穷奇的意思、穷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穷奇的解释

(1).古代恶人的称号。谓其行恶而好邪僻。《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皡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杜预 注:“谓 共工 。其行穷,其好奇。” 孔颖达 疏:“行恶终必穷,故云其行穷也;好恶言,好谗慝,是所好奇异於人也。”

(2).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墬形训》:“ 穷奇 ,广莫风之所生也。” 高诱 注:“ 穷奇 ,天神也。在北方道,足桀两龙,其形如虎。”

(3).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邽山 ﹞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郭璞 注:“或云似虎,蝟毛,有翼……一名号神狗。”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赤首圜题,穷奇象犀。”《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细看那镜小小的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闪烁,背上鼻钮四傍,隐起穷奇饕餮鱼龙波浪之形。”

(4).极端新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穷奇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开拓 玄圃园 与 臺城 北堑等,其中起出土山池阁楼观塔宇,穷奇极丽,费以千万。”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东逆事》:“曾造一大牀,四面玻璃,中贮水以蓄金鱼,荇藻交横,穷奇极巧。”

(5).极力追求新奇。 唐 张鷟 《游仙窟》:“缓步急行,穷奇造凿。” 宋 苏轼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诗:“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穷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凶兽,其释义可从文献典籍与词义演变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穷奇”为四凶之一,形似虎,生双翼,性食人。《山海经·西山经》描述其状如牛,音似獆狗,毛发如刺猬,象征背信弃义之恶行(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山海经》卷三)。

二、文献出处

  1. 历史典籍:《左传·文公十八年》将穷奇与混沌、梼杌、饕餮并列为“四凶”,指代凶顽之徒(来源:国学大师《左传》注疏)。
  2. 神话系统:《淮南子·墬形训》将其纳入二十八宿体系,对应西方七宿中的奎宿(来源:汉典网《淮南子》释文)。

三、文化象征 古代司法体系中,穷奇纹饰常用于狱门,如《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监狱门扉铸有穷奇头像,寓意震慑罪犯(来源:中国古籍全录数据库)。

四、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衍生出形容词用法,《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穷奇”引申义,喻指行为乖张、心性凶恶之人(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穷奇”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文献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一、古代恶人称号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穷奇是少皡氏(少昊)的后代,因“毁信废忠、崇饰恶言”被百姓称为“穷奇”,象征行恶而好邪僻之人。杜预注解说其“行穷好奇”,即行为极端且追求怪异。


二、神话中的神名

《淮南子·墬形训》提到穷奇是“广莫风所生”的天神,形象如虎,足踏两龙,居于北方。高诱注进一步描述其为北方道中的天神。


三、传说中的凶兽

《山海经》两处记载穷奇:

  1. 《西山经》:邽山上的兽,状如牛,长刺猬般的毛,声如狗吠,食人。
  2. 《海内北经》:外貌似虎,有翼,食人时从头部开始,被归为“四大凶兽”之一(与混沌、梼杌、饕餮并列)。
    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也提到其与象犀并列,突显凶猛特性。

四、其他引申义

少数文献中,“穷奇”被引申为:


文化意义

穷奇作为“四凶”之一,象征背信弃义,常被用于比喻恶人或凶险事物。传说舜将其流放至边远之地以抵御魑魅。其形象在文学、艺术中常与饕餮等凶兽组合出现,如《二刻拍案惊奇》描述器物纹饰时提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左传》《山海经》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驳估补习舱口敕设蹙地存照厝手打漩子斗艹迩月赋禀浮想联翩高慢共婚辜限挢引禁卢筋髓酒过鞠为茂草咔叽客体刳松莲华台瓴甋六识拢身马裤木杷弄巧成拙品题普度群生强死强活楸槚屈狄曲曲热泪入中伤陷声均剩汤腊水诗琴受领枢府天漏铁叶体天土堡秃子畏服惟那木緼藉物物交换橡皮崄绝小德消夜霞鲜谢金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