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竦眙的意思、竦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竦眙的解释

惊视。《新唐书·李栖筠传》:“始, 栖筠 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中外竦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竦眙(sǒng y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与合成词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单字释义

    • 本义:恭敬肃立。《说文解字》释为“敬也”,引申为伸长脖颈、提起脚跟站立,表敬畏之态。如《汉书·韩王信传》载“竦而望归”,意为翘首企盼。
    • 引申义:惊惧、震动。如《楚辞·九叹》中“竦余身而顺止”,王逸注:“竦,犹惊也。”

      来源:《说文解字注》《汉语大词典》

    • 本义:直视、惊视。《说文解字》曰“眙,直视也”,段玉裁注:“惊视而目不转也。”
    • 典型用例:《史记·滑稽列传》载“目眙不禁”,形容因惊异而瞪视。

      来源:《说文解字》《王力古汉语字典》

二、合成词义

“竦眙” 为同义复合词,强调因敬畏或震惊而肃立凝视的状态:

三、用典与权威考据

清代学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进一步阐释:“竦从立,心敬则身耸;眙从目,惊则目直。合言竦眙,状悚惧凝伫之貌。”此解点明该词兼具肢体肃立与目光惊愕的双重意象,深化了其情感张力。

来源:《说文通训定声》

四、现代汉语中的存续

“竦眙”属文言遗存词,现代汉语已罕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文本。如鲁迅《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仿古笔法:“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嗟夫,夫子盖以习兵事为生,故竦眙不觉其言之险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典网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楚辞章句》(汉·王逸)
  4.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
  5.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6. 汉典网(www.zdic.net)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竦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ǒng yí,其含义及解析如下:

基本含义

“竦眙”形容人因极度恐惧或震惊而表现出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毛发竖起、眼睛瞪大,整体呈现惊恐的神态。


详细解释

  1. 字词拆分

    • 竦:指人因恐惧导致毛发竖立,引申为“惊惧”之态。
    • 眙:意为瞪大眼睛直视,通常因惊吓而无法移开视线。此处读作yí(与“盱眙”中“眙”的读音不同,后者为地名专用)。
  2. 语境用法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描述人在面对突发危险、重大变故时的反应。例如《新唐书·李栖筠传》记载:“中外竦眙”,即指朝野上下因皇帝破格提拔官员而震惊。


相关拓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竦眙”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新唐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北魏闭否惨蹙唱到陈善闭邪传笔梦澹注颠颠倒倒鼎富顶门正眼端壹妨碍奋起直追分熟副修箇辈光精管勾贯矩胡然驾肩接迹娇妻劫波伎伎赍赉巾帼丈夫敬重就道濬发戾悍力可拔山凌凘流棍緑珠江毛息麻条那儿碁逢敌手器具清刚穷危屈情散木不材散消摇上旨时运亨通叔旦瞬息即逝田鼓天袠通文投旗顽廉懦立嵬苶伍弄霞冠暇晷显贲涎缠鲜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