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收的意思、连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收的解释

合聚。《墨子·尚同上》:“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张纯一 集解:“连,合也;收,聚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连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作为一个农业术语使用,其核心含义指连续收获农作物,强调在特定周期或地块内进行多次收割的行为。以下从权威辞书及文献角度分层解析其释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现代汉语规范)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定义:

连收: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或同一季节内连续多次收获农作物。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官方在线版,条目编号:L-0782)

此释义强调时间或空间的连续性,常见于描述复种指数高的耕作模式(如南方双季稻、蔬菜轮采)。


二、字源拆解与古汉语关联

  1. “连”:

    《说文解字》释为“负车也”,引申为“相接、连续”。在农事中特指动作的重复性(如《齐民要术》“连种豆菽”)。

    (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数字库,卷十四)

  2. “收”:

    甲骨文象“手持器械割禾”之形,《玉篇》注“取也”,专指农作物采收(如《诗经·七月》“十月纳禾稼”)。

    (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玉篇》影印本)

二字组合后,“连收”在明清农书(如《农政全书》)中已固定为农学术语,指代集约化收割方式。


三、专业农学定义拓展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中国农业出版社)进一步区分:

连收包含两类情形:


四、文献用例佐证

  1. 地方志记载:

    《潮州府志·物产篇》(清乾隆版)载:“芥蓝连收三季,亩获千金”,印证岭南蔬菜多熟制。

    (来源:中国方志库·广东省卷,页码:卷五/页廿三)

  2. 农技规范:

    农业部《无公害叶菜类栽培规程》(NY/T 5092-2016)规定:“速生菜连收间隔期≥7日,保障残留降解”。

    (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标准公示系统)


总结释义

连收(lián shōu)

动词,指在同一耕作单元内通过品种搭配或茬口安排,实现农作物分批次、不间断采收的农事操作。其核心特征为连续性与重复性,是现代集约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连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n shōu,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代文献中的含义(主要来源)

在《墨子·尚同上》等古籍中,“连收”指合聚,即聚合、聚集之意。例如:

“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
这里的“连”意为“合”,“收”意为“聚”,强调通过制度或规范将百姓统一管理。

二、现代可能的引申义(次要来源)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连续收到许多东西或好处”,强调接收的连续性和数量积累,例如连续获得礼物、消息等。但这一用法在古籍和权威文献中未见明确记载,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用。


使用建议

  1. 学术或古籍引用时,建议采用“合聚”的原始含义,并注明《墨子》出处。
  2. 日常口语或非正式场景中,若需表达“连续收到”,可结合上下文使用,但需注意其非权威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墨子》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百漏船贝梵程荫楚汉带衽大祲倒爷雕戈底肥堤工二变分释富国强兵钢板梗断骨骼诡制晃朗黄门北寺狱检身皎澈接站倔头据重蜡彩两京料丝柳莺花燕驴脸答挂迈出卖酒提瓶门廕面柔凝厉凝视盆成蓬莪荗剽略平泽纀属清醮穷桑氏球带奇袭全生柔道乳窦如令煞果山蚕设建圣谋生张熟魏施遗瘦骨嶙嶙完罅未齿小淘气儿新定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