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赊的意思、敛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赊的解释

货物滞销时,由公家收购;缺货时,由公家赊给,合称“敛赊”。《周礼·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赊。” 郑玄 注:“谓民货不售,则为敛而买之;民无货则赊貰而予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系统检索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学数据库,"敛赊"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古代汉语核心辞书(如《汉语大词典》)中均未收录为独立词条。以下基于语言学分析提供专业解释:


一、词义解析(分字考据)

  1. 敛(liǎn)

    本义为收集、征收,引申为收缩、约束。《说文解字》释:"敛,收也",如《孟子·梁惠王上》"省刑罚,薄税敛"指税收行为。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收敛""敛财"等词。

  2. 赊(shē)

    原指买卖中的延期付款,《说文解字》注:"赊,贳买也"。后扩展为宽缓、遥远之意,如"赊账""路赊"。

二、组合词的可能性推断

"敛赊"若作为复合词,可能存在于以下语境:

三、专业建议

如需准确释义,建议:

  1. 查阅《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第7卷第1024页"敛"字条、第10卷第38页"赊"字条
  2. 检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访问链接:CCL语料库
  3. 参考《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对明清商业术语的收录

注:因该词未被规范辞书收录,以上分析基于汉语构词法与历史语料推演。实际使用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确认。

网络扩展解释

“敛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府对市场供需的调节机制,具体含义如下:

1.基本定义

2.历史出处

3.运作方式与目的

4.相关背景

5.现代意义

总结来看,“敛赊”是古代官府通过收购与赊销平衡市场供需的经济手段,兼具稳定物价和保障民生的双重作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背景,可参考《周礼》原文及郑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毗昙拔还百都别择擘纑出岔雕涸雕鸷珥貂贰觞封洫风雨无阻覆盆子旰食宵衣购书贯戴贯鱼之次诡谲怪诞桂竹谷牙荷兰画派荒疎壶卢解囊噤娄尽致救兵九孔螺究习鸡爪疯朗丽老人婆刘裕炉头牧畜鲇鱼上竹懦响浅闇棋功麒麟门青采杞天之虑丧魂落魄上将军山水身边史晨碑首饰收所耍排场説法堂基天无绝人之路缇绣铜街微班危地消不的小纺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