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旰食宵衣的意思、旰食宵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旰食宵衣的解释

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玄宗 在位岁久,倦於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於右丞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 郭沫若 《毛6*6*席永在》诗之一:“旰食宵衣躬尽瘁,英雄儿女泪盈巾。”亦省作“ 旰宵 ”。《诗话总龟后集》卷一引 宋真宗 诗:“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狥公。”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臣惟有殫诚夙夜,悉志旰宵。”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旰食宵衣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旰食宵衣"(gàn shí xiāo yī)是汉语成语,典出《旧唐书·刘蕡传》,形容勤于政务、夙夜匪懈的治国态度。其权威释义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旰食

    "旰"指天色晚,"旰食"即延迟至傍晚才进食,引申为因公务繁忙无法按时用餐。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日旰不召"。

  2. 宵衣

    "宵"指夜间,"宵衣"即天未亮便起身穿衣,喻早起理政。典见《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


二、成语本义与引申义


三、权威典籍例证

  1. 原始出处:

    《旧唐书·刘蕡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2. 经典化用:

    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反衬"旰食宵衣"之勤政。


四、现代工具书释义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浓缩儒家"修身治国"理念,与"夙夜在公"(《诗经·召南》)一脉相承,成为历代颂扬清廉勤政的经典意象。现代语境中,亦用于褒扬公职人员恪尽职守的精神。


参考资料:

  1.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白居易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辞源》(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旰食宵衣”是一个形容勤于政务的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二、出处与用法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示例与应用


补充说明

该成语与“宵衣旰食”同义,仅词序不同,均源于古代帝王治国典故,现使用时可依语境选择,但需注意读音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

暗祝宝阶椑乾鼻牛齿少心鋭宠接冲途出嫁楚艘赐庆刀斧手得实定霸放远封册风险抚孤恤寡抚化高昂钩元摘秘呼服贿赇搅攘交织嘉贽积贱井华水浄瓶鸡头酒车酒祸九劫课书宽乡缅匿法米粮川名葩异卉南畿南平闹妆牛步化拟想旁讼滂洋扦手三版三元里扫迹煞鬼上年上上下下上阳花神福室老殊典嘶盐算盘子儿踏滚木望郎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