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辟邪树的意思、辟邪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辟邪树的解释

即安息香树。因其能除恶气,故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安息香树,出 波斯国 , 波斯 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辟邪树是汉语中特指具有驱除邪祟、祈福纳祥象征意义的植物,其概念融合了植物学特征与民俗文化内涵。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辟邪”意为“驱除邪祟”,而“辟邪树”特指被赋予此类功能的树木。

从文化寓意分析,《中国民俗文化大观》记载,此类树木多具特殊形态或气味特征,如桃树因木质细密且含挥发性物质,自古被视作驱鬼镇宅之物。柳树则因枝条柔韧易成活,成为清明插柳避疫习俗的载体。植物学角度显示,此类树木常含天然抗菌成分,如《本草纲目》提及的茱萸含山茱萸苷,客观上具有驱虫防病功效。

历史文献《齐民要术》详载汉代已形成“东种桃柳、南种梅枣”的庭院种植体系,其中桃木剑、茱萸囊等衍生物成为重要民俗符号。现代民俗研究显示,该文化现象至今仍存续于江南地区的上梁挂柏、西南少数民族的祭神立木等习俗中。

网络扩展解释

“辟邪树”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指安息香树(学名:Styrax benzoin),因古人认为其能驱散邪恶之气而得名。该树原产于波斯(今伊朗地区),唐代文献《酉阳杂俎》记载其具有除恶气的特性。

二、植物特征与用途

  1. 形态特征:树干高约三丈(约9米),树皮黄褐色,叶呈四角形,冬季不落叶,春季开黄色花朵。
  2. 特殊功能:
    • 树脂可制成安息香,燃烧时产生香气,古人用于祭祀驱邪
    • 树胶可作药用,唐代已用于制作香料和药材。

三、文化象征

在古代民间信仰中,被视为具有以下象征意义:

四、现代释义延伸

现可比喻具有保护作用的人或事物,如守护家庭的长者、抵御灾害的防护设施等。

注:该词发音存在两种版本,《酉阳杂俎》等古籍标注为「pì xié shù」,而部分现代词典标注为「bì xié shù」,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读音。

别人正在浏览...

安歇白眉榜板变化无穷兵曹城第蹉败打采搭拉密噩噩浑浑膏晷瓜蒌冠裳贯烛故公鹤唳风声皇书秽莽騞砉降典匠化兼览博照矫俗矜踞锦郎金铤极正局陈居盈老鼠尾巴潦倒梆子立时巴刻眠舆民隶某乙尼采普广千锤百炼千秋旛情客秦嘉社稷坛师大双季稻四言桃蠹逃暑通儒桐子退场托门子宛舌文齐福不齐捰袖揎拳险棘现款县首现行犯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