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俗耳的意思、俗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俗耳的解释

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俗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1.基本释义

“俗耳”指“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即长期接触世俗声音而缺乏对高雅或超脱事物的感知能力。例如唐代韩愈在《县斋读书》中写道:“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以猿猴的哀鸣唤醒被世俗麻痹的听觉,比喻通过自然或艺术净化心灵。

2.词源与文学背景

该词最早出自韩愈的诗句,通过“俗耳”与“清泉”的对比,表达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清雅境界的追求。此用法常见于古典诗文,多用于批判庸常审美或精神境界。

3.现代延伸意义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

4.相关概念对比

“俗耳”常与“清听”“雅音”等词对举,形成文人对精神境界的理想化表达,例如“俗耳听琴”与“知音赏乐”的对比。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韩愈《县斋读书》全文,或查阅古典文学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俗耳》的意思

《俗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只听信常人的言论,不愿意接受不同于众人意见的观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俗耳》包含两个部首:“人”和“耳”,其中“人”是人的意思,而“耳”是耳朵的意思。

拆分之后的笔画组成分别是:“10”的“人”和“6”的“耳”。

来源

《俗耳》的来源于古书《世说新语》。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邹忌让人给孔子送一对马,孔子很高兴,乘马而归。路上,他见到一个养猪的农夫,问他:“我听说一辆马车可以载50军士,又听说一疋马可以卖10金。这样,一辆马车里的马就应该值500金了,但一辆马车只能卖100金,为什么?”农夫回答说:“别的人对车马只听说,只有您能够亲自来看。” 孔子听后摇头赞叹说:“俗耳!”意味着这个农夫是聪明的,而其他人只是听信常人的说法。

繁体

《俗耳》的繁体字为「俗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作「俗耳」。

例句

他对新事物的态度总是持保守看法,真是典型的俗耳。

组词

俗心、俗语、俗气

近义词

顽固、守旧、陈腐

反义词

开明、进步、新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