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恬素的意思、恬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恬素的解释

恬淡朴素。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专气致柔,镇以恬素。”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隋书·韦世康传》:“ 世康 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王遵业 为黄门郎,从容恬素,若处丘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恬素”是由“恬”和“素”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构成

    • 恬:本义为安静、宁静,引申为淡泊、不慕名利。
    • 素:指朴素、简朴,强调不加修饰、自然本真的状态。
    • 组合义:形容性格或生活方式恬淡朴素,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质朴,不喜浮华与张扬。
  2. 深层内涵
    该词常用于描述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既包含性格的沉静,也体现行为的简约。例如《抱朴子》中“镇以恬素”即强调以淡泊克制浮躁。


二、使用场景与文献例证

  1. 古代典籍中的运用

    • 晋代葛洪《抱朴子·至理》:“专气致柔,镇以恬素。”——强调通过恬淡修养心性。
    • 南朝范缜《神灭论》:“君子保其恬素。”——指君子坚守淡泊的品格。
    • 《隋书·韦世康传》记载其“性恬素好古”,形容人物不因得失动摇本心。
  2. 现代语境
    可用于描述简约的生活方式(如极简主义)、低调的处世态度,或文艺作品中人物的淡泊形象。


三、延伸对比

“恬素”融合了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质朴,既是传统文人推崇的境界,也适用于现代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可参考、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恬素的意思

恬素(tián sù),指心态平和、言行朴实。形容人不张扬、不浮夸,内外一致。

拆分部首和笔画

恬(心字旁,九画),素(糸字旁,10画)。

来源

“恬素”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羔裘》:“芃芃黍苗,盈佗之绳。恬谦弟子,圣勤诗书。”意为谨慎恭敬的弟子应该勤奋学习。后来,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指德行高尚、言行谦和。

繁体

恬素的繁体字为「恬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于恬素的写法有时会在心字旁上面加一点,例如「恬」的上面就会有一点,表示平和不慌张的意味。

例句

1. 他的言行恬素,深受同事们的喜爱。
2. 她一直保持着恬素的生活态度,不受外界纷扰。
3. 学习应该恬素,心态平和,才能有所成就。

组词

恬静、恬淡、恬和、素朴、素雅、素净

近义词

温和、恬静、素净、朴实

反义词

张扬、狂妄、浮夸、暴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