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的意思、白木的详细解释
白木的解释
(1).树木名。《山海经·大荒西经》:“白木、琅玕。” 郭璞 注:“树色正白。今南方有文木,亦黑木也。” 北周 庾信 《枯树赋》:“ 东海 有白木之庙, 西河 有枯桑之社。”
(2).不加涂饰的木材。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词语分解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专业解析
白木的汉语词典释义
核心释义
白木(bái mù)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 本义:指未经涂饰、颜色浅淡的原木,或木质浅白的树木(如杉木、梧桐等)。
- 引申义:特指不加雕琢装饰的朴素棺材,常见于古代丧葬文化。
详细解释
-
本义:浅色木材
-
引申义:素棺
文化延伸
- 文学意象:在诗词中,“白木”常寄托淡泊、哀思之情。如唐代王建《题柏岩禅师影堂》:“白木床头枕手眠,青山梦里赋诗还。”
- 民俗象征:民间视白木为“不祥之材”,因多用于丧具,故忌讳以其制作婚床或门窗。
参考资料(权威典籍):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许嘉璐主编. 《传统语言学辞典》.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典籍名称及章节,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白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可归纳如下:
1.基本释义
- 树木名:指一种天然色白的树木,见于《山海经》等古籍记载,其树色正白,与南方文木(黑木)形成对比。
- 未加工的木材:指未经涂饰的原木,如杜甫诗中提到的“白木柄”即此类。
- 引申义:形容人朴实无华,或用于贬义表示缺乏才华、能力。
2.方言含义(台湾地区)
- 在台湾话中,“白木”指行事令人讨厌的人,常用于网络游戏场景,形容抢怪、害人等恶劣行为。
3.植物学与药用价值
- 植物属性:白木是芸香科植物大管的别称,又称“野黄皮”,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
- 药用功能:其根、叶可入药,性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痹、跌打损伤、风湿痛等。
4.木材特性
- 低档木材说:部分资料认为白木是质量较差的木材(如松木、杉木等),易腐朽或干燥不良,多用于低端制品。
- 软木说:另有观点称白木指金丝楠木等软木,质地细腻易加工,适合家具、雕刻。
5.其他含义
- 人物笔名:当代诗人蒋学军以“白木”为笔名,作品发表于多家主流报刊。
“白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核心含义围绕“白色原木”展开,并衍生出药用、方言等用法。若需进一步了解某类含义,可参考对应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爆炭臂阁不敢问津厂规赤壁次要词狱存恤大质登高雕章镂句房地产负箧官学生鬼脸诡智毁眦鹄膝接榫棘人稽诛克丝喾敕揽诸了似烈所裂纹临凡溜走猫匿门门明晨米曲木舶那厢撵转昵宴辟禁秦珠柔毫软硬木散迹扫清煞尾牲牵审判员深宪手拜兽环睡债疏头索空謟过提交通帛帷箔唯谨下溜头纤粟闲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