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灭,消失。《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今 汉 室衰替,帝纲堕坠;天子之詔,歇灭无闻。皇天将舍旧而命新,百姓既去 汉 而为 魏 ,昭然著明,是可知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贵则 景魏 萧曹 ,亲则 梁武 周旦 ,莫不共霜雾而歇灭,与风云而消散。” 唐 包融 《阮公啸台》诗:“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歇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言色彩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停止、消亡或熄灭,常用于描述事物从存在状态转为终止状态的过程。该词由“歇”(停止、休息)与“灭”(消失、熄灭)两个语素复合而成,强调动作的彻底终结。以下是具体解析:
熄灭
指光源、火焰等物理现象的终止。例如:“夜深烛火渐歇灭”,描述烛光自然燃尽的过程。此义项突显事物从活跃到静止的物理变化。
终止与消亡
引申指生命、声响、活动等的彻底结束。如古语“钟鼓声歇灭”,表示声音完全消失;或“生机歇灭”喻指生命力的衰竭。此用法涵盖抽象概念的终结,带有消亡的意味。
“歇灭”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独立使用,多见于仿古文体、宗教典籍(如佛经中“烦恼歇灭”)或文学创作。其语义强度高于“停止”,更贴近“彻底寂灭”,隐含不可逆的终止感。
两字结合强化“完全终止”的语义,属并列式复合词。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歇”“灭”的语素分析及古汉语用例,并参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复合词的构词规范。具体条目可查阅:
(注:因该词属冷僻古语,在线免费词典暂未收录独立词条,建议以权威纸质辞书为据。)
“歇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歇灭”由“歇”(停止、休息)和“灭”(熄灭、消失)组合而成,表示彻底消失、完全灭亡的意思。例如形容火焰熄灭、事物消亡,或抽象概念如希望、信仰的破灭。
字义分解
情感色彩
该词常带有无奈或悲伤的意味,多用于描述不可逆转的终结状态,例如文学作品中“希望的歇灭”。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或方言差异,可参考中的文献片段。
哀时碑像並緣不辨菽麦朝陵承基除擢德容叠罗黄订疑考误洞霄宫耳郭丰功懿德分散染料扶徕钩心广长阖苏鸿哲欢抃浑号蹇厄娇鬟蛟人计尽力穷锦囊佳制酒掣子狂犬枯鱼乱道旅恨谩语民康物阜魔风婥约渜濯偶寝旁喻评赞辟謡铺施千里光情嗜侵恣祇树林区别衽金革任实三足省民手镯书味宿浪贴说完白山人惋恨魏象握灵蛇之珠物外人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