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dships and dangers] 困难险阻
不避艰险
困难和危险。《后汉书·虞诩传》:“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 唐 魏徵 《述怀》诗:“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缘小弟自 粤 来京,不避艰险,非图爵禄之荣,实欲备陈方策,以广圣闻。”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一次一次看来是不可逾越的艰险,也总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艰险汉语 快速查询。
“艰险”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形容词性复合词,指事物或环境兼具困难与危险的双重属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该词表示“困难而危险”,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构词溯源
“艰”与“险”作为单音节词在先秦文献中已独立使用。《说文解字》载“艰,土难治也”引申为困难,“险,阻难也”本指地势险要,后延伸为危险义。二者组合形成并列式复合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耿弇传》记载的军事语境。
语义特征
包含三层核心语义:①客观存在的障碍性(如《汉语大词典》例举的“山路艰险”);②潜在的人身危害性(如登山遇暴风雪场景);③需要克服的主观努力(常与“不畏”“战胜”等动词搭配)。
语用范畴
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
近义词链条包含“险阻”“艰难”,但“艰险”更强调危险系数;反义词体系涵盖“平坦”“安顺”等。该词常与“排除”“克服”构成动宾结构,与“极其”“异常”等程度副词形成偏正结构。
该词在茅盾《子夜》、徐迟《地质之光》等现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印证其书面语与口语的双重适用性。教育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将其列为第4312位高频词。
“艰险”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表示“困难与危险并存”的状态或环境,常用于形容需要克服重大阻力或面临潜在危害的情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总结来看,“艰险”不仅描述客观存在的困难与危险,还隐含着应对挑战所需的勇气和毅力。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的详细解析。
白头蹀跇不对碴儿仓吏侪属赤绳系踪醇明蹴蹑戴名世断云翻词饭煤腹案附说高榜官收故技姑奶奶果如其言回鸾见善必迁骄姱疾惫劫遌诘明介之推阱陷鲸舟九枝灯君圣臣贤聚义宽条流霞脉络分明冒大不韪闵察僻侧尀奈谦降起蹷青昊穷泰极侈忍殿散离圣保罗大教堂沈冤侍人使头饰妆抬揲殄顇髫发題名録铜身王留完牢蜿蜿象说项羽吟崄巇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