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虚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盱江丁僧》:“﹝ 黄氏 ﹞坏壁入,爇火照之,室已虚矣,四壁枵如。”
“枵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rú,其核心含义是“空虚的样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果需要更多古典文献用例,可参考《夷坚志》等宋代笔记。
《枵如》是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成语,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它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非常淡漠冷淡,缺乏情感表达。这个词常用于贬义,表示人们对于这种态度的不满和不理解。
《枵如》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肉字旁。总共有12个笔画。
《枵如》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中。在这个作品中,它被用来描述一位公主对待亲信的态度冷漠、不闻不问的场景。
《枵如》这个词的繁体字是“枵如”,使用的是更为传统的字形写法,保留了古汉字的一些特色。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一些与现代不同的地方。就《枵如》而言,它的古代写法是“枵如”,都是使用木字旁和肉字旁组成。
1. 他对朋友的问题总是枵如蚊鸣,从不给予回应。
2. 她的态度枵如冰霜,让人感到无法靠近。
与《枵如》相关的词语有:
1. 枵薪:形容生活非常贫困,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2. 枯木逢春:比喻境况孤寂、希望渺茫时遇到转机。
3. 草木皆兵:比喻因为过度紧张而把无关紧要的事情当成重大威胁。
4. 张冠李戴:比喻错误地对事物的名称、性质等进行混淆或混合。
与《枵如》意思相近的词有:
1. 冷漠
2. 淡泊
3. 麻木
4. 漠不关心
与《枵如》意思相反的词有:
1. 热情
2. 热衷
3. 关注
4. 待人真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