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霄路的意思、霄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霄路的解释

(1).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峯以启轩”自注:“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故能属輦道於天阶,命帝闕於霄路。”《云笈七籤》卷九九:“吉光腾紫气,霄路逸丹天。”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诗:“一朝舜华谢,柘饭春幽幽,飇车逝霄路,帘暗珊瑚鉤。”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宋 范仲淹 《祭叶翰林文》:“阔视霄路,直步云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霄路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与基本释义

  1. 单字解析

    • 霄:本义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后引申为高空、天际。《说文解字》释为“雨霓为霄”,段玉裁注:“霄即今之霰,积雪未融之细粒也”。
    • 路:本义为道路,《尔雅·释宫》称“路,途也”,泛指通行途径。

      二者组合后,“霄路”字面意为“云际之路”或“高空之径”。

  2. 本义

    指通向天空的道路,常见于古诗文比喻登天之路。如《文选·鲍照〈舞鹤赋〉》有“指霄路于崇关”之句,描述鹤飞向云霄的路径。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仕途隐喻

    古代文献中,“霄路”多象征高位仕途或显达之境。如《宋书·谢灵运传》载“居陪霄路”,暗指身居朝廷要职。

  2. 修道意象

    道家典籍中,“霄路”喻指飞升仙界的通道。葛洪《抱朴子·明本》云:“凌霄路邈,不可得而阶”,形容仙道之渺远。

  3. 志向象征

    唐宋诗词常以“霄路”寄寓远大抱负。柳宗元《送崔群序》中“奋于霄路”,即勉励对方追求崇高理想。

三、现代用法与语义变迁

当代汉语中,“霄路”已罕用于日常,但仍保留在典故引用与文学创作中,侧重表达“难以企及的目标”或“超凡境界”。例如:

“他的志向如步霄路,常人莫及。”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葛洪《抱朴子》(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
  5. 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霄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及来源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归纳如下:

1.字面含义:高山上的小路

指位于高耸山岭间的狭窄路径。例如南朝宋谢灵运在《山居赋》自注中提到“云烟霄路,殆无倪际”,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小路(、)。


2.引申为“云中之路”或“通天之路”

带有神话色彩,形容通往天际或仙境的路径。如南朝梁沉约的《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中“命帝闕於霄路”,以及清代冯桂芬的诗句“飇车逝霄路”,均以“霄路”喻指云中漫漫长途(、)。


3.比喻仕途或人生前途

作为象征义,指代高远的仕宦之路或人生目标。宋代范仲淹在《祭叶翰林文》中写道“阔视霄路,直步云庭”,即以“霄路”表达对友人仕途通达的赞颂()。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形容学业、事业的光明前景()。


“霄路”既有具象的地理描述,也有抽象的象征意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出处多见于古代诗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文学或修辞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阿达安禄山璈曹拜内咇剥剥宾幕羼戏撤兵城建局乘间伺隙乘羡尺一书触手生春祠祀带索鼎铛低情曲意独独哆噅粉刷干理构筑物絓阂规摩裹乱谷穗黑郁后脚回路火焰山假合羁碍交汇接力禁饬晋用楚材遽人铃子霉瘠挐兵内军牛种怒发贫贱交峭严气咍咍歧秀人选散见三维动画伤惋勝踐受奬寿享期颐属章通急涂饰宛潬先汉系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