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顺而恭谨。《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左卫上将军 信国公 元祐 ,孝恪敏悟,帝所钟爱。”
“孝恪”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孝恪”由“孝”和“恪”组成:
二、详细解释
三、使用场景
四、名字寓意
在姓名学中,“孝恪”寓意恭敬守信,象征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尊重,常用于寄托品德期望。
五、结构与发音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续资治通鉴》等文献。
《孝恪》是一个汉语词汇,它包含了对家庭关系和尊敬长辈的重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孝恪指的是对父母、长辈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并尽力行为表达的一种美德。
《孝恪》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子部和心部。其中,子部有丨(竖)笔画,心部有61(横、撇、点、提、横钩)笔画。
《孝恪》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任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繁体字形为「孝慤」。
古时候,《孝恪》的写法采用了不同的字形,如「孝慤」、「孝勤」等。
1. 他对父母非常孝恪,从不违背他们的意愿。
2. 出门在外,我们要时刻保持对长辈的孝恪之心。
1. 孝顺: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的行为。
2. 忤逆:违背、违抗父母或长辈的行为。
1. 孝顺
2. 孝敬
3. 尊敬
1. 忤逆
2. 不孝
3. 不尊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