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宋 拣汰禁兵,其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只领半份军俸,任军中杂役;其不能胜任者,则放充百姓。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臣愚伏愿朝廷且依旧法,每岁减禁军,有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復不任执役者,放充百姓。”《宋史·兵志八》:“﹝ 熙寧 四年﹞七月,手詔:‘拣诸路小分年四十五以下胜甲者,升以为大分,五十已上愿为民者听。’”
(2).少量。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大抵店肆饮酒,在人出著如何。只如食次,谓之下汤水。其钱少,止百钱五千者,谓之小分下酒。”
"小分"是汉语中一个多义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义项
二、专业领域术语 2. 音乐术语:指乐曲中细分节拍的演奏方式,要求演奏者将单个节拍分解为更细小的时值单位(《中国音乐术语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例如在4/4拍乐曲中,将每拍细分为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技法。
三、方言及口语延伸 在吴语区方言中,"小分"可指代零钱或小额资金,如"身边带点小分防身"(《吴方言词汇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该用法保留了古代"分"作为货币单位的遗存,常见于民间口语交流。
“小分”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北宋禁军制度
指北宋时期被拣汰的禁军士兵中,无法胜任前线作战者,被降级为“小分”。他们仅领取半份军俸,负责军中杂役;若连杂役也无法承担,则被遣散为民。这一制度在《宋史》和司马光的奏折中均有记载。
引申含义
因“小分”士兵地位和待遇较低,该词衍生出“少量”“微小”之意,可用于形容事物规模或程度极小。
中考评价体系
在部分地区的教育政策中,“中考小分”指除语文、数学、外语外,其他学科(如体育、文艺、实践等)的综合评分,用于衡量学生全面素质。计算方式通常为:学业测试成绩占30%,其他实践类成绩占70%。
音乐术语(非主流解释)
极少数非权威资料提到“小分”指音乐中的“小切分音符”,即前16分音符与后16分音符组合的节奏型,但此用法缺乏广泛认可。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如历史制度或中考政策)的细节,可查阅《宋史·兵志》或地方教育部门文件。
挨打白管半涂拔授变羽辨证论治宾署草豆蔻厕屋晨景重唱炊粱跨衞春葩丽藻鏦杀道德义务凋变恩锡风伯糕乾高赞公路郭术壶飱坚朴瘠墨峻秀腊茶类祃莅民凌晷鲁阳挥日麪人儿庙户宓穆名公巨卿名我固当暮春木那克女丑陪哭奇度岐社稔恶藏奸僧塔麝兰试办田仕隐寿客蜀绣送丧损德踏步不前通筭头卢拖露芜蒌粥香蒲小纺颵颵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