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狶膏的意思、狶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狶膏的解释

猪的脂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司马贞 索隐:“狶膏,猪脂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狶膏(xī gāo),古汉语词汇,特指野猪的脂肪或油脂。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阐述:


一、核心释义与字源

“狶”为“豨”的异体字,古指野猪(《说文解字·豕部》:“豨,豕走也”);“膏”即动物脂肪。故“狶膏”本义为野猪体内熬制的油脂。此称多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如《庄子·外物》载“狶膏棘轴”(野猪油涂于枣木车轴),喻指徒劳无功之举 。


二、文化应用与典故

  1. 工艺用途

    古代将狶膏作为润滑剂或涂料,如《淮南子·说山训》提及“膏以狶膏”,说明其用于器械防锈、减少摩擦 。

  2. 隐喻象征

    “狶膏”因易溶特性,常被引申为“易消散之物”。如《论衡·状留篇》以“狶膏之伪火”比喻虚妄不实 。


三、医学价值(本草记载)

传统医学视野猪油脂为药用材料。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

“野猪膏,主炼净服之,治风肿疮毒” 。

明代《本草纲目·兽部》进一步明确其“润肌肤,疗烫伤”的功效,并记录外用敷治皴裂的方剂 。


权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庄子集释》(郭庆藩辑,中华书局)
  3. 《淮南子校释》(张双棣校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本草经集注》(尚志钧辑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本草纲目》(刘衡如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

: 许慎撰,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郭庆藩. 《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2004.

: 张双棣. 《淮南子校释》.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 陶弘景著,尚志钧辑校. 《本草经集注》.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李时珍著,刘衡如校注. 《本草纲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注:因古籍原版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为准;部分研究文献可于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华古籍资源库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狶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基本释义

“狶膏”指猪的脂肪,即猪脂。该词由“狶”(同“豨”,古称猪)和“膏”(动物脂肪)组成,常见于古籍中。例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提到“狶膏棘轴,所以为滑也”,司马贞在注释中明确解释为“猪脂”。

2.用途与引申义

古代用猪脂润滑器物(如车轴),但《史记》中的例子也暗含局限性:“狶膏虽能润滑,却无法让方孔圆轴灵活运转”,比喻事物需适配才能发挥作用。

3.相关词汇辨析

4.注意事项

若查询目的是药用油脂,需注意“狶膏”与“貒膏”的区别,避免混淆。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专业资料进一步确认。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医学应用,可参考《史记》及中医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兰若安危百端交集宝局别无选择不渝参谋车兵车辎重适牀棱打拱作揖赕佛单作得益调格迭克推多地皇方便主子俸食富健抚弦革虑耕则问田奴黑晻晻环涛灰槁灰墨狐鸣篝火家道假热佯亲假作井底之蛙纠慝拒止开斥克伏蜡珠冷兵器了帐孷孖箩头罗襪美措缗緜泥坂宁武子樯帆秦成轻吞慢吐崎峗曲衷烧鸡四絶碑厮杀廷寄完善魏忠贤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