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壶飱的意思、壶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壶飱的解释

壶飧。壶餐。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赵宣孟 将上之 絳 ,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 宣孟 止车,为之下飱,自含而餔之,饿人再咽而能视。 宣孟 问:‘尔何为飢若此?’对曰:‘臣官於 絳 ,归而粮絶,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 宣孟 与之壶飱,脯二胊。”《后汉书·崔駰传》:“ 原 衰 见廉於壶飱, 宣孟 收德於束脯。”《晋书·苻坚载记下》:“ 坚 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於 淮 北,飢甚,人有进壶飱豚髀者, 坚 食之,大悦,曰:‘昔 公孙 豆粥何以加也!’命赐帛十匹,緜十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壶飱(hú sūn)是汉语古语词汇,本义指用壶盛装的水泡饭或简易食物,引申为微薄的馈赠或待客之礼。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典故“壶飱之馈”,描述晋国大夫介子推隐居时拒绝晋文公以壶飱为礼的召请,后成为清廉自守的象征。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飱”通“飧”(sūn),《说文解字》释为“餔也”,即申时(下午三至五点)的简餐。《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壶飱”指“一壶水饭”,特指古代行旅或贫者携带的粗陋食物。

在语言学应用中,该词常见于两类语境:

  1. 物质层面:指代陶壶装载的流质食物,如《周礼》记载“壶飱”为守城士兵的便携口粮
  2. 精神层面:象征质朴的情谊,如宋代陆游诗“壶飱野渡逢贤守”体现清贫中的气节。

现代《辞海》将其归类为“古代文化专有名词”,建议在引用时结合《十三经注疏》等典籍注解。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该词在先秦文献中多含“以微薄之物表诚心”的修辞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壶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 读音:hú sūn(注音:ㄏㄨˊ ㄙㄨㄣ)。
    • 字义:指用壶盛装的汤饭或熟食,多用于描述古代携带食物的方式。
  2. 文献例证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描述赵衰携带壶中食物却因饥饿未食的情景。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提到士大夫“自挈壶飱以入官寺”,反映古代官员自带食物的习惯。
  3. 用法特点

    •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强调便携性,常见于描述行军、差旅或简朴生活的场景。
    • 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主要作为研究古汉语或历史文化的专业词汇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壶飱”不仅是一个饮食相关的名词,也承载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化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巴巴儿的半阴阳测量船朝奏乘险抵巇彻田楚鬓大贝打勾盗宄倒驴不倒架断缺扼吭夺食藩落汾讴覆部腹心疾该班儿公名熇燥红铜换代毁荡脚边路荆榛金华金莲步诀要料豆儿灵韤脉学埋忧明齍靡旗内律农亩平婉千里月愆瑕钦承倾巢欺三瞒四秋雨人参果容谅山雌胜出师道尊严时移世变儵昱贴补退遁外简内明微攻文章巨公庑殿祥凤小桥效象奊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