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壶飱的意思、壶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壶飱的解释

壶飧。壶餐。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赵宣孟 将上之 絳 ,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 宣孟 止车,为之下飱,自含而餔之,饿人再咽而能视。 宣孟 问:‘尔何为飢若此?’对曰:‘臣官於 絳 ,归而粮絶,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 宣孟 与之壶飱,脯二胊。”《后汉书·崔駰传》:“ 原 衰 见廉於壶飱, 宣孟 收德於束脯。”《晋书·苻坚载记下》:“ 坚 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於 淮 北,飢甚,人有进壶飱豚髀者, 坚 食之,大悦,曰:‘昔 公孙 豆粥何以加也!’命赐帛十匹,緜十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壶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 读音:hú sūn(注音:ㄏㄨˊ ㄙㄨㄣ)。
    • 字义:指用壶盛装的汤饭或熟食,多用于描述古代携带食物的方式。
  2. 文献例证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描述赵衰携带壶中食物却因饥饿未食的情景。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提到士大夫“自挈壶飱以入官寺”,反映古代官员自带食物的习惯。
  3. 用法特点

    •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强调便携性,常见于描述行军、差旅或简朴生活的场景。
    • 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主要作为研究古汉语或历史文化的专业词汇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壶飱”不仅是一个饮食相关的名词,也承载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化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壶飱——探寻其意义、构造与用法

壶飱(hú sūn)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壶部和飱部组成。壶部属于常见的汉字部首,指的是"壶"这个器具,它由两个笔画组成。飱部则非常特殊,为一个独体字,由五个笔画构成。

壶飱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其繁体形式为壺飱。在古时候,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其中,壶部的古字形为"勾",飱部的古字形为"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字形逐渐发展演变成了现今的样子。

壶飱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对较少,出现的场合较为有限。其中一个常见的用法是用来指代一种盛放佳肴、供人享用的壶。另外,由于使用频率较低,壶飱很少出现在其他词语的构成中。

以下是壶飱的一个例句:

祖母在厨房里摆放着一只精美的壶飱,里面盛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食。

在壶飱这个词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词语。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壶飱相关的概念来构造词语。例如,我们可以组词成 "壶飱宴",意为享用美食的盛宴;或者以壶飱为意境,写出"壶飱山水",形容山水风景宜人。

总而言之,壶飱是一个具有独特字形和意义的词语,由壶部和飱部构成。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能够表达盛放美食的壶。通过与壶飱相关的概念,我们可以构造新的词语,并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