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诛戮。《后汉书·袁安传》:“ 安 乃劾 景 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当伏显诛。”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戎释我徒,显诛我帅,以生易死,畴克不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为三世之瘖,即漏显诛,难逋阴罚。”
“显诛”是一个文言词汇,指公开处决或依法处死的行为,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含义:指以公开形式执行的死刑或刑罚,常带有警示意味。
•词性:动词短语,常见于史书、奏章或文学作品中。
• 《后汉书·袁安传》提到,袁安弹劾官员“当伏显诛”,强调对违法者的公开处决以正法纪。
• 潘岳《马汧督诔》中“显诛我帅”一句,指敌军公开杀害将领,突显行为的残酷性。
• 清代李渔用“即漏显诛,难逋阴罚”表达对因果报应的警示。
•古代场景:多用于描述君主或执法者依律公开处刑,如《后汉书》案例。
•文学修辞:增强对暴行的控诉,如潘岳诔文中的悲愤表达。
•近义词:明正典刑、显戮(均强调公开执行的刑罚)。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中。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学术分析,可参考《后汉书》《马汧督诔》等文献。
“显诛”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显”和“诛”两个字组成。
“显”字的部首是日字旁,笔画数为8画。
“诛”字的部首是讠字旁,笔画数为10画。
“显诛”的意思是明显地惩罚或处死。它表示对罪犯或恶徒进行公开的、肯定的惩罚或处决。
“显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尚书·洪范》中的一句话:“无施显诛,无赏有功。”不过,“显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关于“显诛”这个词的繁体字,音译为“顯誅”。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字形也有所变化。根据研究,古时候的“显”字写作“顯”,“诛”字写作“誅”。这种古代的汉字写法在今天被称为繁体字。
1. 这个罪犯的罪恶行径引起了公众的愤怒,他将会受到显诛。
2. 千古传颂的英雄永远不会遭受显诛。
组词:显赫、显贵、诛心、诛杀。
近义词:明诛、明决、公正处决。
反义词:宽大、赦免、饶恕。
闇当白山宝贵杯影馋渴逞权赤乌俦匹除贫寸敬打摆子德范殿脚女冻害都蔗赴火蹈刃俘献官佐鬼王候司华屋山邱火田家访江信简老痎痁接仗紧接着筋络矿业乐人良窳马到成功妙斲默意耐水尼犍拍惜偏善辟踊埤助普天之下期门侵渎少别生姜树上生市魁实窒算学淘浚天巧通馗土宿外遇王星忘言交婉婉委任状肖似枭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