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閑冗”。指閑散的官職。 漢 蔡邕 《巴郡太守謝版》:“今月丁丑,一章自聞,乞閑冗,抱關執籥。不意録符銀青,授任千裡。”《北齊書·李元忠傳》:“﹝ 元忠 ﹞常布言於執事雲:‘年漸遲暮,志力已衰……乞在閑冗,以養餘年。’” 清 端方 《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然既無知兵之實,徒擁掌兵之名,名實不符,殆同閒冗。”
“閑冗”是由“閑”與“冗”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單字的釋義分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閑”指空閑、無事可做的狀态,如“閑居”“閑暇”;“冗”原義為多餘、繁雜,引申為事務繁雜卻無實際效用,如“冗員”“冗務”。兩字組合後,“閑冗”可理解為“因事務繁雜卻缺乏實質性内容,導緻空閑與低效并存的狀态”,常見于描述機構臃腫或事務安排不當的情形。
例如:“部門閑冗問題突出,員工雖忙碌于瑣碎事務,卻難見成效。”此詞在古籍中偶見使用,如清代文獻提及“裁汰閑冗官職”,指精簡冗餘職位。需注意,“閑冗”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被“冗雜”“閑散”等替代。
參考來源:
1.《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閑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閑冗”由“閑”和“冗”組合而成:
古代用法
主要指閑散的官職,即職位存在但事務較少。例如:
現代引申義
可泛指多餘、繁瑣的事物或言語,如批評冗長的流程或啰嗦的表達。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案鞫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兵強将勇怅悢催索典儀凋淪凋衰釣絲地心說蕃嶽風起雲布風雨凄凄富翁公車上書狗奴官服軌操詭計多端會茶護衛艇踐曆腳鈎焦元箕疇潔藏禁忌證就糧柩室穅糟堪以告慰狂怒曠心怡神糧塗簾庑吝啬鬼流外闾墓馬不入廄馬綱麪糊桶鳴鑼内幸濃密敲打樵路鵲聲任舉山樝燒香引了鬼來石螺彈花天醫屯利未識一丁無傷無臭小斧劈銷金帳息借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