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閑冗”。指閑散的官職。 漢 蔡邕 《巴郡太守謝版》:“今月丁丑,一章自聞,乞閑冗,抱關執籥。不意録符銀青,授任千裡。”《北齊書·李元忠傳》:“﹝ 元忠 ﹞常布言於執事雲:‘年漸遲暮,志力已衰……乞在閑冗,以養餘年。’” 清 端方 《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然既無知兵之實,徒擁掌兵之名,名實不符,殆同閒冗。”
“閑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閑冗”由“閑”和“冗”組合而成:
古代用法
主要指閑散的官職,即職位存在但事務較少。例如:
現代引申義
可泛指多餘、繁瑣的事物或言語,如批評冗長的流程或啰嗦的表達。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閑冗(xián rǒng)是指雜亂繁瑣,不必要的事務或散漫無效的言語行為。形容某事物冗長、無聊或繁瑣無用。
「閑」字由「門」和「日」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六畫。
「冗」字由「冖」和「㇒」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五畫。
「閑冗」這個詞最初出現在《說文解字》,是古代漢字的組合。在繁體中,“閑”字和“冗”字的形态都保留不變。
在古代,「閑」字的寫法稍有不同。有時候「閑」字的上半部會寫成「門」的形态,下半部保持不變。而「冗」字的寫法基本與現代一緻。
1.他的分析顯得十分閑冗,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2.這個文件夾裡裝滿了閑冗的文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清理。
閑聊、閑散、冗長、冗餘
繁瑣、廢話、無用
簡潔、有效、有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