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 清 时征收白粮外附加的补贴损耗的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米则有漕粮、有耗赠、有白粮、白耗、南粮、南耗等米。”
(2).白白浪费。 老舍 《骆驼祥子》一:“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老舍 《骆驼祥子》一:“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白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种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含义:指明清时期在征收白粮(一种上供朝廷的优质米)时,额外附加的补贴损耗的米。这类附加税主要用于弥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文献依据: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提到:“米则有漕粮、有耗赠、有白粮、白耗、南粮、南耗等米”()。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赋税制度中的复杂性。
含义:形容资源、时间或精力被白白浪费,未产生实际效果或回报。
使用场景:
该词从具体的历史赋税术语,逐渐演变为抽象的生活化表达,反映了语言随时代变迁的适应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释义,避免歧义。
《白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无谓的挥霍和浪费。
成语《白耗》的拆分部首是白, 笔画为5画,另一个字的部首是耒,笔画为10画。
《白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封神演义》一书中。
繁体字为《白耗》。
古时候白字的写法稍有不同,上半部分为白字的常见形态,下半部分则为一个一字旁。
他一直在玩手机,完全把时间白耗了。
白痴、白领、白天、耗费、浪费。
挥霍、浪费、耗费。
节约、省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