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辽东豕 ”。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楚 翬丹质,在 荆 南以多慙; 辽 豕白头,望 河东 而载恧。”
“辽豕白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典故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该成语比喻因见识浅薄而少见多怪,或自命不凡却微不足道,含自谦或讽刺意味。
出自《后汉书·朱浮传》:东汉时期,辽东一户人家养的猪生了一头白头小猪,主人认为这是珍奇异兽,便长途跋涉欲献给朝廷。但行至河东(今山西)时,发现当地的白头猪很常见,于是羞愧而返。朱浮借此典故讽刺彭宠居功自傲,实为“辽东豕”般见识短浅。
部分网页(如)提到该成语形容“外貌苍老”,但此解释与主流典故不符,可能为误传,建议以《后汉书》典故为准。
《辽豕白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辽豕白头》是一个成语,意为人身穿着华丽,却品德卑劣,内心肮脏恶劣。形容外表装饰豪华,内心却缺乏真诚和高尚品德。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辽豕白头》中的部首分别是辶、豕、白、页,笔画总数为19画。
来源:
《辽豕白头》的出典记载在《春秋·昭公二十二年》中。辽、豕、头三个字是指猪头,白字则表示装饰华丽的含义。成语中的辽豕白头形容春秋时期辽国桓公的公子文公的行为,他打扮得华美而诡诈,非常善于投机钻营。这个典故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衍生引申为形容外表与内心不符的人。
繁体:
《遼豕白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写法为《遼豨白頭》,字体和现代写法略有不同。
例句:
他在外人面前一副辽豕白头的样子,但实际上是个品格卑劣的人。
组词:
组词有:辽阔、辽帽、辽贫、白鱼、白板、白手、白纸
近义词:
近义词有:华而不实、外强求内短、外显内隐、高山仰止
反义词:
反义词有:庄重端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