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尘的意思、香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尘的解释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香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文学意象:芳香之尘

  1. 来源典故
    源自晋代王嘉《拾遗记》记载,石崇将沉香屑铺于象牙床上,让喜爱的女子践踏,留下的香屑称为“香尘”。这一典故被后世文人广泛引用,成为诗词中女性仪态或奢华场景的意象。
    例:柳永《柳初新》“骤香尘、宝鞍骄马”;王实甫《西厢记》“步香尘底样儿浅”。

  2. 文学表达
    多用于描绘女子行走时扬起的芬芳尘埃,或代指脂粉气息。如曹雪芹《红楼梦》中“画梁春尽落香尘”,暗喻繁华消散。

二、佛教术语:六尘之一

  1. 概念定义
    在佛教中,香尘属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指鼻根所感知的气味,包括檀香、腐臭等一切气味,能引发贪嗔等烦恼,故称“六贼”。
    分类:好香(有益身心)、恶香(无益身心)、等香(气味适中)。

  2. 修行意义
    佛教认为香尘会染污鼻根,修行者需超越对香臭的分别,保持清净心。《三藏法数》明确将香尘与饮食、男女体香等世俗气息并列。


补充说明:两种含义分别对应世俗文学与宗教哲学,使用场景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如需进一步探讨诗词意象或佛教义理,可参考《拾遗记》《俱舍论》等原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香尘的意思

香尘是一个词,主要指香气飘散之时所形成的微小颗粒,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优雅而持久的气息或香味。

拆分部首和笔画

香尘的部首是⺧,拼音为xiāng,表示与香相关的意思。香尘的笔画为10画。

来源和繁体

香尘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唐代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中“卧看牵牛织女星”一句中,卧看即指在室内躺着看,床上篷的下方因有灯燃香烟,渐成一圈粉尘(烟沫),因此有了“香尘”的说法。随后,这个词汇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形容香气中微小颗粒的常用词语。

在繁体字中,香尘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香尘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似。下面是香尘在古代的写法示例:

香尘(篆体字): 香尘的篆体字

香尘(隶书字): 香尘的隶书字

香尘(楷书字): 香尘的楷书字

例句

1. 梦回唐朝,仿佛能闻到香尘弥漫的花园气息。

2. 在这个小巷里,每当飘来阵阵花香,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尘。

3. 她洗发后的头发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尘,让人陶醉。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香水、香气、尘土

近义词:香气、芬芳、馨香

反义词:臭气、恶臭

别人正在浏览...

阿婉拜门搏攫宠章除薄存安待望当境道头知尾洞漏动之以情遁踪独生子女方立樊姬奉职戆陋高研含宥画报回星魂骸火壶卢火轮郊享角知积能鸡犬不安冷嗦嗦连扯跟头流唱隆沍龙门笔法鲁学没前程蜜果谜言谜语粘稠逆违庖厨平牒僻学勤劳寝滞秋容趋炎附热融散桑蝎闪朒神致手版水龙头思心俗表天缘湾回顽狡维纲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