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果断。《荀子·君道》:“其辩説足以解烦,其知虑足以决疑,其齐断足以距难。”
“齐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í duàn,其核心含义为果断,指在处理事务时表现出迅速、坚决的决断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齐断”是古汉语中形容决断力的词汇,侧重描述迅速、坚定的决策能力,尤其适用于文献解读或对古典文化的探讨。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荀子》原文或相关古籍注解。
《齐断》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完全断裂,彻底分开”。它主要形容事物在某一点上断裂,没有任何联系或连贯。
《齐断》的部首是“齐”,它位于字的上部。而它的总笔画数为11。
《齐断》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古代汉字发展而来。在今天的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齊斷」。
在古代,齐断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在篆书时期,它的写法是「齊斷」,而在隶书时期,则是「齐断」。不同时期的字体变化反映了汉字书写的演变。
1. 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齐断了。
2. 受到剧烈撞击,汽车的轮胎直接齐断。
3. 这支队伍遭遇了重大伤亡,士兵们的士气齐断。
1. 齐全:完全、完整。
2. 断裂:分开、脱离。
3. 彻底:完全、彻底地。
1. 完全:完整、全面。
2. 分离:分开、分散。
3. 毫无联系:没有任何关联。
1. 连接:连接、结合。
2. 保持完整:保持不被破坏。
3. 保持联系:保持互相沟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