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敕的意思、衔敕的详细解释
衔敕的解释
遵奉皇帝的诏令。《南齐书·王融传》:“续蒙军号,赐使招集,衔敕而行,非敢虚扇。”
词语分解
- 衔的解释 衔 (銜) á 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 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衔命。 指前后相接:衔接。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
- 敕的解释 敕 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告诫: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顿。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衔敕”为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衔”与“敕”二字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含义。根据汉字构词法分析,“衔”本义指用嘴含物,引申为接受、承担官职或使命,如《说文解字》释“衔”为“马勒口中者”,后衍生出“奉行职责”之义;“敕”则专指帝王诏书,如《广韵》注“敕,书也”,特指朝廷颁布的正式命令。二者连用,指代古代官员奉皇帝诏令执行公务的行为,常见于史书及公文中,例如《旧唐书》载“使臣衔敕,宣慰四方”,即描述官员持诏书履行使命的场景。该词现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及古典文学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衔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án chì,其核心含义是遵奉皇帝的诏令。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衔:本义为“马嚼子”,引申为“接受、奉命”之意,如“衔命”即接受命令。
- 敕:指皇帝发布的诏令或命令,如“敕命”“敕封”。
- 组合后,“衔敕”强调奉命执行皇帝的旨意,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员或使者履行职责的场景。
2.出处与用法
- 该词最早见于《南齐书·王融传》:“续蒙军号,赐使招集,衔敕而行,非敢虚扇。”,描述王融奉诏执行任务。
-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3.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奉敕、承旨、遵命。
- 关联词:诏令、敕书、钦差(指奉敕行事的官员)。
4.权威性说明
- 汉典和《南齐书》均明确其含义,印证了词义的准确性。
- 其他来源(如、4、6)进一步补充了注音和字义拆分,但核心解释一致。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详细注释,可参考《南齐书》或汉典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抱慤八千里路云和月霸闰之朝被保护人表经宾故搏挚程子衣穿复楚挽麤露存档刀子靶豆祭都蓝放荡形骸騛兔粉板风驰电掣风鬟雾鬓風色風濕佛藏槁衲耕云播雨归真反璞轰然浑仑浇末解债及难课银壸彝铃下论谳妹夫没佯南僞怒猊渴骥飘乡破家丧产欠据迁塟清景齐物论人涉卬否叡作烧镫筲子神使师父诗理始终如一思人树罔惑文房四物斡萦笑哄鸮心鹂舌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