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夏季田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 杜预 注:“苗,为苗除害也。”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
(2).夏季的禾苗。 唐 包何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诗:“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夏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古代帝王在夏季进行的狩猎活动,主要目的是为农田除害,保护庄稼生长。该释义源自《左传·隐公五年》的记载: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此处的“夏苗”与春、秋、冬三季的狩猎活动并列,体现了古代农耕社会对农时与军事训练的重视。
指夏季生长的农作物幼苗,常见于诗词中描述自然景象。例如唐代诗人包何的诗句: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通过“夏苗青”生动描绘了夏季田野的生机盎然。
部分现代解释将“夏苗”引申为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比喻新生事物或人才的成长潜力。但此用法多见于非权威性资料,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夏苗”的核心含义围绕古代田猎活动与夏季农作物展开,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具体指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及唐代诗词等古籍。
《夏苗》是一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或者本领不够成熟,需要经过磨砺或者经验的积累。
《夏苗》的拆分部首是夕和艸,其中夕为部首,艸为偏旁部首。
《夏苗》的总笔画数为11。
《夏苗》最早出自《荀子·饰邪》:“舜躬耕於藿,日近於夏苗。”意思是舜帝亲自耕种庄稼,天天去看夏天的苗子。
《夏苗》的繁体字为「夏苗」。
在古代,「苗」的字形稍有不同,上面多了三个点,如「苗」→「莫」。
他在这个行业只是个夏苗,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磨砺。
夏花、夏夜、夏日、夏季、苗种、苗木、苗圃、苗条。
新手、菜鸟、初学者。
老手、专家、资深人士。
边机摽牓彪昺播时痴倒黜废次官岱泰丹陛躭误达志典物顶门杠发育粉堵浮芥肤语肤躁感荷公私交困贵臣瑰器黄猺交马脚手架教正价直警防尽着就坐枯魄莱塞狼子野心鸾环陆沉鹿衔草篾篓冥寿南燕陪京辟摽披红戴花七...八...骑夫轻洁铨司肉鳍三须钩胜境事宽即圆收使守拙霜简四荒八极通材无义草贤家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