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厉的意思、酷厉的详细解释
酷厉的解释
残酷凶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时 马一棍 为主人,御下酷厉,每以微过责人,一棍立毙。” 雷昭性 《名说》:“观白人阴鷙酷厉之野心,何在不具是凶焰,以对付他种。”
词语分解
- 酷的解释 酷 ù 残忍、暴虐到极点:酷刑。酷吏。残酷。严酷。冷酷。酷滥。酷虐。 极,甚,程度深:酷暑。酷热。酷寒。酷爱。酷似。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专业解析
酷厉,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手段、态度、行为或环境等极其严苛、残酷、不留情面。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超出常规的严厉程度,常带有负面评价色彩。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
基本释义:
- 严苛残酷,毫不留情。 指对待人或处理事情时手段强硬、苛刻,缺乏宽容与仁慈,甚至达到残酷的地步。
- (环境、条件等)严酷而猛烈。 形容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极其恶劣、严酷,令人难以忍受。
-
词义解析与侧重:
- “酷”: 本义指酒味浓厚,引申为程度深、极点。在此词中主要取“残酷、苛刻、暴虐”之意(如“酷刑”、“酷吏”)。
- “厉”: 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严格、严肃、猛烈(如“严厉”、“雷厉风行”)。在此词中强调其“严峻、猛烈”的特性。
- 组合“酷厉”: 两个字含义相近且叠加,共同强化了“极其严苛、残酷无情、猛烈严酷”的意思。其程度比单独的“严厉”或“严酷”更深,带有更强的负面情感色彩,常暗示一种不近人情或过度苛刻的状态。
-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描述统治者的手段(酷厉的统治)、管理者的态度(酷厉的老板)、刑罚(酷厉的惩罚)、训练方式(酷厉的训练)、自然条件(酷厉的寒冬、酷厉的沙漠环境)等。
- 例句:
- 古代史书中常记载暴君施行酷厉之政,百姓苦不堪言。
- 他对下属要求极其酷厉,稍有过失便严加惩处。
- 探险队面临着酷厉的自然环境挑战。
-
与近义词的区别:
- 严厉: 侧重于严肃认真,要求严格,但不一定含有“残酷”之意,程度相对较轻,有时可以是中性或略带褒义(如“严厉的老师”)。
- 严酷: 强调环境、形势、现实等的严峻、残酷、难以忍受,也用于形容手段、法则等,程度较重,与“酷厉”较为接近,但“酷厉”在形容人为手段时,“残酷”的意味可能更突出一些。
- 残酷: 侧重于凶狠冷酷,毫无仁慈,多形容行为、本性、斗争等,程度最深,贬义最强。“酷厉”可以看作是“残酷”在特定语境(如统治、管理、环境)下的一种表现或描述。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酷厉”的释义为“残酷暴虐”。该词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对词语的释义具有标准指导意义。其相关条目(如“酷”、“厉”、“严酷”)为理解“酷厉”提供了基础。
- 《辞源》(商务印书馆): 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为探究“酷厉”一词的源流及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酷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ù lì,其核心含义指残酷凶暴或态度强硬严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核心定义
形容行为或态度极端严酷、不留情面,常带有凶暴色彩。例如清代文献记载的“御下酷厉,每以微过责人,一棍立毙”。
-
词义构成
- 酷:强调冷酷、严肃的态度;
- 厉:侧重严厉、强硬的行为。
两字组合后,词义更偏向负面,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二、历史与文献用例
- 古籍记载
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提到“马一棍”因管理下属过于酷厉,导致下属丧命。
- 近现代用法
雷昭性《名说》中批判殖民者的“阴鸷酷厉之野心”,体现对压迫性行为的谴责。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 适用语境
- 描述残暴统治或高压管理,如“酷厉的刑罚”“御下酷厉”;
- 形容态度强硬无情,如“酷厉的眼神”“语气酷厉如催命符”。
- 反义词
仁慈、宽厚、温和。
四、注意事项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批判性表达,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含贬义,例如“酷厉的训练”可能仅强调严格而非凶暴。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墢田士残卷吃白饭船闸怱怱待制地架地球辐射带豆角短暗放青方者烦诉乏少浮阔伏暑腐朽涪湛隔情关托国机翰牍黑珍珠鸿鶱后福花胡洞篁篠检缚剑南建竪鬋鬒焦熬鯨潮金兰之友即兴表演口言靓雅莲花幕连衣裙离仑垆坶杩头觅迹寻踪破闷仆媵轻减渠疏忍得住删改梢子守璞探肠炭黑痌伤乌蟾五行生胜黠捷详僵仙谱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