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铢衣的意思、五铢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铢衣的解释

亦称“ 五銖服 ”。亦称“ 五铣衣 ”。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轻而薄。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 文本 ﹞又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銖服。’”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贫道身微贱,……不着五铣衣,身披一幅绢。”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五銖衣薄太风流,细骨轻驱称远游。”亦省作“ 五銖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五銖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牋替传语。” 清 陈维崧 《霓裳中序第一·咏水仙花》词:“看尽人间,多少蜂蝶,五銖寒到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铢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意象化服饰名称,原指极轻薄的丝织衣物。其名称源于“五铢”这一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约合0.65克),形容衣料轻薄如五铢之重,后多被赋予神话色彩,代指仙人或舞者的服饰。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圣女祠》中写道:“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此处即用“五铢衣”暗喻圣女衣袂的飘逸超凡。

在道教文献中,五铢衣被进一步神化,如《云笈七签》提及仙人“衣五铢之绡,戴九星之冠”,将五铢衣与仙界身份关联,象征超脱尘世的轻盈与纯净。这一词汇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古代纺织工艺中对轻薄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文人通过物象寄托精神境界的创作手法。

网络扩展解释

“五铢衣”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特殊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本义与传说

  1. 神仙服饰
    据汉典等权威资料记载,五铢衣是传说中神仙所穿的衣物,以“轻而薄”为特点,象征超凡脱俗。唐代《博异志》中曾描述其“衣服皆轻细”,暗示其材质非凡,可能关联古人对仙界的想象。

  2. 名称由来
    “五铢”原为汉代货币单位(一铢约0.65克),但此处并非直接指代金钱。有学者推测,因神仙衣物质地极轻,仅如五铢重量,故得此名。

二、文学引申与象征

  1. 诗词意象
    宋代文人如苏轼、施枢等常在作品中用“铢衣”形容轻盈飘逸的形态,如“铢衣摇曳”描绘仙女舞姿,或比喻花瓣飘落。

  2. 贫富隐喻
    部分文献(如查字典)提到,五铢衣因“五铢”的低微价值,被引申为贫困的象征,代表简陋衣着或社会阶层差距。

三、考据争议

关于“五铢服是否与货币相关”,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其名称源于重量描述,而非直接关联货币样式(的货币关联说缺乏广泛文献支持)。

扩展建议:若需了解该词在具体诗词中的用法,可查阅《全唐诗》《宋词选》等典籍,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本流躃踖碧琉璃敝帚自珍茶花赋禅讲出活电椅条荡迭激独沉奉辞高程宫漏公所管雇冠绝一时官体姑胥台毁抹加腹熸灭骄儿结姻絜斋进项急且颗粒肥料寥漠灵苗镂冰劚雪芒硝牡桂南温带逆负女匠辟辟潜畜情拷其余雀鼠闰集僧律石畲誓省室宿视荫汤婆天地桌天老天书同归殊涂土车晚间五动五尚祥鳣显状小有才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