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遐邦的意思、遐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遐邦的解释

远方的邦国。《晋书·挚虞传》:“天难既降,时惟鞠凶。龙战兽争,分裂遐邦。 备 僭 岷 蜀 , 度 逆海东。 权 乃缘间,割据三江。” 宋 赵明诚 《<金石录>序》:“上自 三代 ,下及 隋 唐 五季,内自京师,达於四地遐邦絶域夷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遐邦(xiá bā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本义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遐:

    本义指“遥远”,《说文解字》释为“远也”。引申为空间或时间上的辽远,如《诗经·小雅·天保》“降尔遐福”即指绵长之福。

  2. 邦:

    甲骨文象形“封土植树为界”,《说文》注“国也”,指古代诸侯封地或疆域,如《尚书·尧典》“协和万邦”。

二、本义与引申义

三、文化意蕴

  1. 空间象征:

    承载古代对未知疆域的想象,如《汉书·张骞传》载西域诸国为“殊方遐邦”。

  2. 政治隐喻:

    用于朝贡体系语境,如宋代赵汝适《诸蕃志》将海外诸国统称“遐邦”,体现“天朝—四夷”秩序观。

  3. 文学意象:

    诗词中常寄托异域苍茫感,如陆游“万里遐征”之叹。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遐邦”词条.
  2. 许慎(汉).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影印本,2013.
  3.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 《尚书正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国学导航-《汉书·张骞传》原文数据库: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1hshs/index.htm (注:此为公开古籍资源平台)

(注:因古籍原文无在线官方链接,部分来源仅标注文献信息;现代辞书引用采用出版社公开书目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遐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多用于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词义

“遐邦”指远方的邦国,拼音为xiá bāng,常用于描述地理位置或政治关系上较为遥远的国家。


字义分解

  1. 遐(xiá)
    • 本义为“遥远”,如“遐迩”(远近)。
    • 引申为“长久”,如“遐龄”(高龄)。
  2. 邦(bāng)
    • 指“国家”或“封地”,如“友邦”“安邦定国”。

文献用例

  1. 《晋书·挚虞传》中提到:“龙战兽争,分裂遐邦”,描述三国时期各方势力割据远方的邦国。
  2. 宋代赵明诚在《金石录》序中写道:“达於四地遐邦絶域夷狄”,指古代文献涵盖范围广泛,包含边远地区。

用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晋书》或《金石录》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北道主人卑院长随带驮子常住禅眼乘木弛柝虫沙猿鹤辞给单根独苗调羽钝态发露非独風字硯俯察关塞佹佹顾让华崧湖荡灰沙简忽脚步郊赠讦难劲歌积闰蠲疏兰芷之室聊生刘熙载龙爪稷楼葱逻将慢肤纳福闹装内父排拶品绿棋会青浦扇骨麝笺绳墨之言沈沦示及石经室制四列跳空贴就统配万能表文海温泉鲜芬晓梦歇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