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木的意思、五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木的解释

(1).五种取火的木材。《尸子》卷上:“ 燧人 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五木之火,皆寄传於木。”

(2).古代博具。以斫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狷》:“ 桓宣武 与 袁彦道 樗蒲, 袁彦道 齿不合,遂厉声掷去五木。” 唐 元稹 《酬孝甫见赠》诗之三:“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梟庐。”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投五木琼橩玖骰》:“古惟斲木为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后世转而用石,用玉,用象,用骨。”《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渐次学到手谈、象戏、五木、双陆、弹棋。”参阅 唐 李翱 《五木经》。

(3).古代束身的刑具。《太平广记》卷二七九引 五代 景焕 《野人闲话》:“见有数人引入 刘公 ,则五木备体。”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玉女喜神术》:“命加械杻,囚诸狱……少顷雾散,唯五木狼藉於地,道士不见矣。”《明史·杨爵传》:“关以五木,死一夕復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木”的汉语词典释义及考源

“五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具体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与文献记载。以下为权威词典及古籍中的主要解释:


一、古代刑具总称

指枷、杻、械、镣、棍五种木制刑具。此说源自古代刑罚制度,常见于法制史文献。

▶《汉语大词典》:五木为“古代束身的刑具”,引《隋书·刑法志》载:“凡系狱者,不即答款,应加测罚……以五木为之。”

▶《辞源》:释为“旧时五种刑具”,并引《后汉书》注“五木”即桎梏等械具。


二、古代博戏用具

特指“樗蒲”(一种掷具博戏)所用的五根木制骰子,两头尖锐,涂黑白两色,用于判定胜负。

▶《唐国史补》卷下:详载樗蒲之法,“其骰五枚,分上黑下白,刻为犊、雉等彩”。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即用此典。

▶《中华赌博史》(郭双林著):考证五木形制为“长形两头锐,中平广”,掷采组合成“卢”“雉”等彩名。


三、泛指五种树木

作为集合名词,指代特定五种木材或树种,具体所指因文献而异。

▶《水经注·渐江水》:“松、柏、桧、楠、梓”五木为建庙良材。

▶《农政全书》:记载“桑、柘、榆、柳、槐”为民间常用五木,与民生经济相关。


考据说明

以上释义均依据传统训诂与经典文献,其中刑具、博具二义为历史主流用法,而“五种树木”属引申泛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各义项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释义脉络清晰可考。

网络扩展解释

“五木”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语境有所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1.五种取火的木材

古代钻木取火时,根据不同季节选用特定的木材,合称“五木”。具体所指存在不同说法:

2.古代博具(游戏用具)

指樗蒲(一种古代棋类游戏)中使用的五枚木制骰子,每枚两面刻有不同图案(如枭、卢、雉、犊、塞)。游戏时投掷五木决定行棋策略,后演变为骰子的前身。

3.古代刑具

作为束缚犯人的工具,由五根木料制成,常见于文献如《太平广记》《明史》中,多与“械杻”等词并用,形容严酷刑罚。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含义的细节,可参考对应来源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虫将军拜毡谤伤暴起暴迅驳彩捕执差选沉住气掉刀蠹编風徽鸿路谏舍记牒惊跸景西鞠拱来业琅嬛福地敛翅联篇累牍令准逻厂没脸每时每刻目眼暮夜怀金男婚女聘内层棚籍贫屋坯子钱刀迁客清盼庆祥曲槛热心肠日暮道远散衣傻乐省署社群守法水庸属者思患预防摊蒱韬湮天豕庭万通风设备铜界隤祥委员庑殿五色水团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