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重的意思、恩威并重的详细解释
恩威并重的解释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词语分解
- 恩威的解释 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
- 并重的解释 同样重视;同等看待预防和治疗并重详细解释不分主次,同等看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按察司》:“ 明 初置提刑按察司,谓之外臺,与都察院并重。”
网络扩展解释
“恩威并重”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管理或治理过程中,同时采用恩惠(安抚)和威严(强制)两种手段,以达到平衡效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对人或事既给予恩惠、关怀,又施加威严、惩罚,两者结合使用。
- 出处: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2.用法与结构
- 语法:主谓式结构,通常作谓语或定语。
- 例句:
- “我一向倒是恩威并重,以德服人的。”(陈白尘、贾霁《宋景诗》十九)。
- 多用于描述领导策略、管理方法等场景。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软硬兼施、宽猛相济、恩威并用。
- 反义词:以德报怨(仅施恩惠,缺乏威严)。
4.延伸理解
- 适用场景:常见于政治治理、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强调平衡柔性关怀与刚性规则。
- 外文翻译:英语中可译为“justice tempered with mercy”。
5.权威补充
- 该成语在《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词典中均有收录,注音为“ēn wēi bìng zhòng”。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相关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恩威并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恩惠和威严同样重要,并不偏重其中一方。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和一些相关内容。
恩威并重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恩和威。恩字的部首是人,恩字的笔画数是9画。威字的部首是力,威字的笔画数是9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中,统治者常常要同时运用恩惠和威严来管理国家。恩惠是指给予民众物质和精神上的好处,威严则是指运用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恩威并重的理念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施恩于民,同时也要有威严来保持秩序。
恩威并重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恩威並重」。在繁体字中,恩字的形状稍有变化,威字的形状也有细微的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恩威并重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是通过恩和威这两个字来表达这个意思。
这个成语的例句可以是:“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恩威并重,既要关心员工的福利,又要维护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于组词,可以有恩威并行、恩威著重等意思相近的词语。
近义词可能包括以恩为主的词语,比如慈善,仁德等;以威为主的词语,比如威严,威势等。
反义词可能包括只注重恩惠的词语,比如纵容,溺爱等;只注重威严的词语,比如专横,独断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